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1902年 贵州就曾惊现中国上古神兽 学者:《山海经》并非是神话

时间:2010-07-18

毕竟,龙,可是我们中国最神圣的瑞兽,最早出自山海经

提示:本文共有 23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902年,英国人就曾在贵州发现《山海经》中的“中国上古神兽”贵州不是第一次出现“龙”,1902年英国人就曾发现中国上古神兽1902年,英国人就曾在贵州发现的“中国上古神兽” ,到底是啥生物

这两天,贵州大山里传出的“龙吟声”,火遍全网,当地人更是趋之若鹜,都想去一看究竟,想一睹“龙”的风采。

毕竟,龙,可是我们中国最神圣的瑞兽,最早出自《山海经》。而你知道吗,这已经不是贵州第一次发现《山海经》中的神兽了。

央视科教频道,曾专门做过一个纪录片,讲述了在贵州中发现《山海经》中神兽“果然”的神奇故事。

1902年,英国传教士汤姆逊,在贵州梵净山,意外发现《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仁兽——“果然”。

这种“果然兽”,正是我国上古第一神书《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神兽,《山海经》中的描述是:尾长过头、鼻孔向天,可以直立行走。

传说当地的百姓,为了供奉山里的“果然兽”,专门修建了果然寺。如今果然寺已经残垣断壁,神兽造像也不知去向。有意思的是,在当地老人的记忆中,因为神兽长了一张猴子脸,这座庙还有一个名字,叫“猴子庙”。

而更有意思的是,北京的定陵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件藏品,更证实,这种“果然兽”,和龙、凤等瑞兽一样,被古代中国人奉为有益于人类的神兽。这件藏品叫衮服,是我国古代最尊贵的礼服,帝王只有在祭天地、拜祖先等最隆重的庆典上才会穿着。

而在这件衮服上,也有一个类似“果然”的动物,叫蜼[wěi],特征是仰鼻而长尾,象征着智慧,据说它雨天会挂在树上,用尾巴堵住鼻孔,防止雨水流入。

蜼和果然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经学者考证,衮服上的蜼,即是来源于《山海经》中的果然。

1902年,英国传教士汤姆逊,意外在梵净山中发现了和蜼、果然兽描述一模一样的生物,取名叫“白肩仰鼻猴”。

而此后五六十年,再也没人见过这种神秘的生物,仿佛又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直到1967年,当地村民意外捕捉到了一只。渐渐的,这种生物才为我们熟知,现在又被叫“黔金丝猴”。

而这种物种,非常的稀少,被列为濒危物种,比只有一千多只的国宝“熊猫”还要珍稀。

竟然《山海经》中的神兽之一“果然”,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那其他神兽,是否也真实存在?事实确实如此。

比如:“兕”,在古代也被古人视为瑞兽之一,在《山海经》中的描述是:身形壮大如牛,通体呈现出黝黑色,头部长有巨角。这种生物,现在已经证实,就是犀牛。

犀牛?不是在非洲吗?难道古代中国人就去过非洲了?这个还不知道,但已经被考古学家证实的是,在我国古代,犀牛曾经大量存在过。还有杜甫诗为证:“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

只不过在明清时期,被人大肆捕杀,最后导致灭绝。

还有,文鳐,《山海经》中的又一瑞兽:形状如鲤鱼,是鱼的身体,却有鸟的翅膀,常在夜间飞翔;叫声像鸾鸡,肉的味道酸中带甜,据说吃了可以治疗癫狂,如果有幸见到它,说明天下五谷丰登,是大吉之兆。

这种似乎只在传说中的瑞兽,近些年也被找到了,叫:飞鱼。甚至还有人抓到过。

还有,鹿蜀,也是中国神话中经常出现的异兽。《山海经》中这样描述:“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意思是,它样子像马,头部白色,身上斑纹犹如虎斑,长有一条红色的尾巴,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在唱民歌。

而现在学者们都一致认为,鹿蜀的原型,是一种非洲鹿,又称霍加皮。是非洲独有的一种珍稀动物,全球数量也不超过3万只。霍加皮拥有斑马和长颈鹿双重特征,看上去十分有趣。1901年时才被西方学者发现,被列为世界十大神秘动物之一。

非洲的霍加皮

那么问题又来了,古代的中国人是怎么知道有这种生物存在的······难道古人真的去过非洲?

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山海经》中的神兽,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异想天开、不可能真实存在的神兽,都一一被证实是真实存在的!

那龙呢?这种中国最具想象力和传奇色彩的瑞兽,是否也可能真实存在呢?所以,真的非常期待,这次贵州大山里传出的“龙吟声”,会不会又是一个大发现。

在这里,要隆重跟大家推荐下中国上古第一神书——《山海经》,相传是大禹同时代的伯益所著,传承4000年而不绝,这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是距今4000-10000年前的中国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这段神秘的史前时期遗留下来的唯一一本古籍。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悠久的古籍,这是我们的文化骄傲!

《山海经》更是"古今神怪之祖",其中记载的各种神兽,是数千年来文人的创作源泉,古代的《列异传》《搜神记》《神异记》等小说中的神兽,多是取材于《山海经》。

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的神兽形象,也都是来源于并参考的《山海经》,例如李易峰、赵丽颖主演的《青云志》,杨幂、迪丽热巴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霍建华、赵丽颖主演的《花千骨》等,都是从《山海经》中汲取养分,激发灵感。

《山海经》中所记录的每个故事,每个生物,都非常的有趣而让人向往。对很多国学爱好者来说,《山海经》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的作品应该有一本值得收藏的版本,我最满意的收藏本是《百绘山海经》,美得不可方物,绝对是首选,推荐给大家。

上面中配图的《山海经》中神兽,就是这本《百绘山海经》的插图。再来欣赏几张:

这本收藏版《百绘山海经》,是超大开本,比普通的书大一圈,欣赏起来非常的舒服。这本书还是北大中文系亲自编审审定,专业性毋庸置疑。其中的译文和注释,还加入了相关神兽的文化知识和典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知识宽度。

怎么夸《山海经》都不为过,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也喜欢中国的那些上古神兽,也希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么这本《百绘山海经》一定别错过。原价149,今日团购价74.5,点击下方横幅链接可以团购得到:

【当当网 正版书籍】百绘山海经 明丽雅致的唯美中国风手绘 再现《山海经》瑰丽奇幻之美¥74.5淘宝月销445购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1902年 贵州就曾惊现中国上古神兽 学者:《山海经》并非是神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贵州惊现山海经中“上古神兽” 现在已是濒危物种 比熊猫还珍稀

贵州惊现山海经中“上古神兽” 现在已是濒危物种 比熊猫还珍稀

山海经,动物,内容,贵州,孩子,翅膀,人们,传说,国人,汤姆逊,生物,有关,没有人,于丹,余秋雨,拜祖,常在,张古,易中天,汪涵,龙吟声,定陵博物馆,老文,前段时间,中国,一段距离,世人,传教士,传言,作者

2019-04-08 #故事阅读

《神奇动物2》国风满满 惊现《山海经》神兽 中国神话是宝藏

《神奇动物2》国风满满 惊现《山海经》神兽 中国神话是宝藏

神奇动物,格林德,纽特,山海经,电影,德沃,格林,毒液,中国,观众,中国风,原型,妖怪,尾巴,票房,身形,在哪里,中国神话,中的神兽,虽然长,多中,朱厌,皮克特,罗琳,邓布利多,里一,守护者,亦正亦邪,一身,另类

2008-03-18 #经典故事

贵州深山惊现神秘大脚印 竟有成年人的两倍大 脚趾分明且清晰可见

贵州深山惊现神秘大脚印 竟有成年人的两倍大 脚趾分明且清晰可见

大脚印,专家,岩石,脚印,吴志忠,野人,鲍曼,老人,老人家,说法,野生动物,发现了,这个地方,印迹,图腾,所在,小坑,少数民族,恐龙,时候,月亮山,猛兽,猎人,裂隙,不会是,古生物化石,这个时候,贵州省,人类,参照物

2009-07-10 #短篇故事

人间惊现女娲骸骨!女娲的身世之谜:她究竟是人 还是神?

人间惊现女娲骸骨!女娲的身世之谜:她究竟是人 还是神?

女娲,神话传说,女娲娘娘,中华故事,生日,遗骨,人类,淮南子,泥人,笙簧,葫芦,伏羲,三皇,东海,中华民族,古籍,人间,名字,土造,天地间,山海经,女娲补天,娲皇宫,巨龟,木头,水神,泥点,神仙,红楼梦,竹管

2009-06-28 #故事会

1902年 贵州发现《山海经》中“上古神兽” 现在比熊猫还珍稀

1902年 贵州发现《山海经》中“上古神兽” 现在比熊猫还珍稀

山海经,瑞兽,神兽,贵州,非洲,孩子,生物,霍加皮,中的神兽,人们,古人,梵净山,犀牛,龙吟声,中国人,大山里,传教士,动物,古籍,头部,尾巴,汤姆逊,故事,特征,礼物,英国,藏品,鼻孔,飞鱼,传说中

2010-11-24 #小故事

听贵州学者讲贵州 “观观好汇玩”之“悦读一夏”系列讲座在钟书阁举行

听贵州学者讲贵州 “观观好汇玩”之“悦读一夏”系列讲座在钟书阁举行

贵州,活动,讲座,世界,学者,主题,市民,文化,生态,贵州省,各大,叶舒,李海燕,生物多样性,管理站,贵阳市政府,专家,基础,地势,内容,传统,区政府,好评,屏障,实验区,定制,山湖,方向,政策,故事

2013-04-13 #故事会

浙江村庄惊现世界第九大奇迹 谜团仍未揭晓

浙江村庄惊现世界第九大奇迹 谜团仍未揭晓

奇迹,村庄,谜团,世界,前人,浙江,智慧,龙游石窟,古人,学者,建筑,时代,游客,积水,发展,不断地,其来,不一样,发现了,朝前,专家,世人,历史记录,人们,人类,保护地,公元,关键,加持,历史

2024-01-30 #综合

“贵州民间文化四人谈”在筑举行 学者现场分享收藏故事

“贵州民间文化四人谈”在筑举行 学者现场分享收藏故事

刘雍,贵州,顾朴,藏品,民间文化,活动,余未人,民族民间文化,嘉宾,故事,艺术,角度,分享了,大文,傩文化,人类,价值,作品,先生,养分,学者,收藏家,经历,画院,物质,观众,院长,展览,潜在价值,孔学堂

2013-09-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