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时间:2010-07-09

古代的成语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每一则成语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我们对语文阅读的能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代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倚门倚闾 成语故事:王孙贾15岁被召进王宫当齐王的侍臣。王孙贾的母亲很爱王孙贾,每当他入朝,母亲总要再三叮嘱他早些回来。如果他回家晚了,母亲就会焦急的倚在门口等他回来。

公元前284年,燕国的军队很快攻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仓惶出逃,这天王孙贾没有在齐王身边,听说齐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寻,没有找到齐王,只得回家了。他母亲见了,问他: 燕兵来了,你为何不保护齐王? 王孙贾说: 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他母亲非常生气,说: 你每天回来晚了,我都会倚在家门口等你。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那你还回家干什么! 王孙贾听后,很惭愧,马上离家去打听齐王下落。

倚门倚闾 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

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故事: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 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 那亲信说: 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 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 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成语:背水一战 成语故事: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 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 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 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 韩信说: 兵法上不是也说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 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成语: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 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蔺相如劝阻他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 门客们说: 当然是秦王厉害些。 蔺相如说: 对呀!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 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 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防微杜渐 成语故事: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窦宪兄弟把持了国家的军政大权,朝政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们敢怒不敢言。

有一年发生日食。司马丁鸿上书汉和帝说: 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代表臣子的。日食现象象征君王的权力被臣子侵夺,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日蚀出现过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 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告我们,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啊。穿透岩石的水,开始时都是涓涓细流,参天的大树,也是由刚发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刚露头的时候防止它,这样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了。

防微杜渐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

2.

3.

4.

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孙武,凡伯,秦国,赵国,晋国,邯郸,乐广,杨坚,廉颇,战国,朋友,蔺相如,魏军,儿子,奸臣,斧子,时候,朝政,池塘,魏国,魏王,刘秀,周厉王,孙膑,宗悫,秦穆公,田忌,赵奢,赵括,郑国

2020-09-03 #经典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孙武,凡伯,秦国,赵国,晋国,邯郸,乐广,杨坚,廉颇,战国,朋友,蔺相如,魏军,儿子,奸臣,斧子,时候,朝政,池塘,魏国,魏王,刘秀,周厉王,孙膑,宗悫,秦穆公,田忌,赵奢,赵括,郑国

2009-01-14 #小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孙武,凡伯,秦国,赵国,晋国,邯郸,乐广,杨坚,廉颇,战国,朋友,蔺相如,魏军,儿子,奸臣,斧子,时候,朝政,池塘,魏国,魏王,刘秀,周厉王,孙膑,宗悫,秦穆公,田忌,赵奢,赵括,郑国

2007-07-03 #短篇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孙武,凡伯,秦国,赵国,晋国,邯郸,乐广,杨坚,廉颇,战国,朋友,蔺相如,魏军,儿子,奸臣,斧子,时候,朝政,池塘,魏国,魏王,刘秀,周厉王,孙膑,宗悫,秦穆公,田忌,赵奢,赵括,郑国

2007-10-23 #故事阅读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关于古代成语故事大全 关于古代名人的成语故事

孙武,凡伯,秦国,赵国,晋国,邯郸,乐广,杨坚,廉颇,战国,朋友,蔺相如,魏军,儿子,奸臣,斧子,时候,朝政,池塘,魏国,魏王,刘秀,周厉王,孙膑,宗悫,秦穆公,田忌,赵奢,赵括,郑国

2010-12-14 #小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发表于,齐桓公,故事,成语故事,诸侯,读音,霸主,什么意思,千金一笑,成语,毛将焉附,皇帝,盟约,鲁国,周幽王,姜氏生,秦穆公,管仲,程颢,这个词,沐猴而冠,中原,中国,仙鹤,伊川,典故,国君,天王,姜氏,学问

2020-05-29 #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发表于,齐桓公,故事,成语故事,诸侯,读音,霸主,什么意思,千金一笑,成语,毛将焉附,皇帝,盟约,鲁国,周幽王,姜氏生,秦穆公,管仲,程颢,这个词,沐猴而冠,中原,中国,仙鹤,伊川,典故,国君,天王,姜氏,学问

2020-06-12 #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发表于,齐桓公,故事,成语故事,诸侯,读音,霸主,什么意思,千金一笑,成语,毛将焉附,皇帝,盟约,鲁国,周幽王,姜氏生,秦穆公,管仲,程颢,这个词,沐猴而冠,中原,中国,仙鹤,伊川,典故,国君,天王,姜氏,学问

2020-06-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

发表于,齐桓公,故事,成语故事,诸侯,读音,霸主,什么意思,千金一笑,成语,毛将焉附,皇帝,盟约,鲁国,周幽王,姜氏生,秦穆公,管仲,程颢,这个词,沐猴而冠,中原,中国,仙鹤,伊川,典故,国君,天王,姜氏,学问

2020-06-1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