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作文解析」湛江二模:携西迁精神 走新长征路

时间:2010-05-08

主编:王涛栏目主编:巩彦芬 责编:郑双审校:孙梦霞 美编:杨援戈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提示:本文共有 37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郝新允

河南省唐河县第四高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省级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议论文中的运用研究》并结项,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论文。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郑双

审校:孙梦霞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60多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的师生告别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建设大西北,发展西部教育事业奉献出宝贵年华。其中“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陕,满怀豪情带着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陈学俊教授和夫人西迁前将上海的房产捐出,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西迁人”将民族和国家置于最高的地位,“舍小家为大家”“心有大我”,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交大西迁的史册上,成为“西迁精神”不可磨灭的注脚。

②2020年4月22日下午,在陕西调研的新时代领路人,专程前往西安交通大学,参观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热血青春,永不凋零。这些西迁背后的故事跨越时空,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阅读材料后,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年人,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相信“西迁人”已给出了最好的启示,某学校组织观看了“交大西迁”纪实片,并要求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年轻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湛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 微信。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作文给出的材料是:一是交大西迁的个别事例及“西迁人”的“西迁精神”;二是新时代领路人参观西迁博物馆,对广大师生提出要求。材料①介绍了交大西迁中钟兆琳的家国情怀,以及陈学俊夫妇的奉献精神,特别强调西迁人“将民族和国家置于最高地位”,“舍小家为大家”“心有大我”的“西迁精神”;材料②新时代领路人参观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要“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命题人给出的思维方向是:“西迁精神”至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激励着当代青年奋斗前行。考生审题时须以真实情境为基点,在题目规定的方向上展开思考和感悟。

2.典型任务的限制。某学校组织观看了“交大西迁”纪实片,并要求写一篇观后感,谈谈“年轻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也就是说,考生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年人,如何在“西迁人”“西迁精神”的启示下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此外,还要注意观后感“观议联结”的格式要求及内容书写的要求。

3.价值判断的限制。考生要特别关注“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青年人,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年轻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等带有明显价值导向的语句,准确把握命题人的价值引领。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立意时可以结合交大西迁纪实片《向西 向远方》写交大“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中的任意一点给吾辈青年带来的启示,也可以选择其中几点进行书写。只要紧扣“年轻人如何扣好第一粒扣子”这一主题,关注点的选取可以有所侧重。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结合当代青年发展规划和新时期国家发展大势、新时代发展机遇,展开丰富的联想,贴近生活,深入思考,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可以见仁见智。考生要在体现自己“认识与思考”的同时,展示出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的意识。

解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提供了不同时期的两则同质材料,要求考生结合交大西迁纪实片写观后感。考生须以真实情境为基点,针对材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联想和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建设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自我发展,实现自我的人生规划和管理,在社会认同、国家责任等层面体现理性思维和反思意识,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思维水平。

观后感应该突出西迁人的家国情怀、奉献意识、艰苦创业等品质,并结合新时期青年人的理想,弘扬传承这些优秀品质。要突出青年应有的人生追求与素养,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西迁精神砺我行。

2.发扬西迁精神,走好人生之路。

3.携西迁精神,走新长征路。

4.让国家需要领航青春。

5.携西迁精神,奋斗前行。

6.以心中大我,筑青春辉煌。

……

偏题立意:

1.青年的未来。(立意宽泛,审题偏颇,缺少对材料的整体分析)

2.青年发展要关注兴趣爱好。(没有结合材料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情境)

3.青春任翱翔。(脱离了材料关于“西迁精神”的启发,如果写作过程中能紧扣材料论述尚可,如果脱离西迁精神,就属于跑题作文)

4. 可贵的“逆行”。(如果仅结合抗疫写“逆行者”就过于狭隘,如果能从抗疫中的“逆行者”写到改革开放以来逆行到大西北建设祖国的精神,进而结合自身写出自己的人生规划,就切合题意)

……

下水文

以心中大我 筑青春辉煌

——“交大西迁”纪实片观后感

河南省唐河县第四高级中学

郝新允老师

读一本好书,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而看一部好电影,又能留给观者许多心灵的震撼。“交大西迁”中每一位讲述者铿锵的话语,时时震撼着我,他们“心中有大我”的万顷胸怀,时时鼓舞着我,让我每临事辄以西迁精神砥砺自己。在青春的交叉路口,选好自己的路,扣好第一粒扣子。

“上海的房子,后来我就送给了上海的房管局,留到现在,那是很值钱的……我觉得不可惜,我支援西北了……”这是陈学俊“心中有大我”的奉献精神。

陈学俊教授和夫人是第一批交大西迁人,他们捐献了上海的房子,扎根在西北大地,为一事,尽一生。这是一种美德的升华,这种美德就是无私奉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新时代领路人的“无我”,其实质正是胸怀天下的“心中大我”。而我们,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正应把奉献的精神传承下来,要学习张玉滚担起乡村教育的无私,要学习秦玥飞扎根黑土的坚韧,还要学习黄文秀义无反顾回到百色扶贫奉献自己的精神。作为青年人,去除心中的冷气,要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当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心中爱的信念,为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在付出中收获甘甜,在奋斗中体味人生的快乐。

“不把西北开发建设出来,中国就没有真正的繁荣。”这是钟兆琳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冷战、国际排挤,中央决定把沿海重工业内迁,而作为科技后盾的大学也必须内迁。上海交大便在西迁之列,交大师生毅然抛弃上海优裕的生活,来到周天寒彻、一派萧瑟的西安。此时的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已届花甲之年,他安顿好卧病在床的妻子,独自西去,他满怀豪情,带领学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电机实验室。不惟钟兆林,每一个交大的西迁人,想的都是祖国的大家庭,他们认为:只要国家需要,就义无反顾。是呀,国是人的根,有了爱国之志,才能有这不渝的接力赛。而我们,作为国之“后浪”,定要像青年医师朱斌一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也要像护士长胡慧那样“为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奉献力量”,还要像扶贫干部马晓军一样“奋勇搏击,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奔小康的路上,我们定将用我们的爱心与汗水,为祖国的锦绣献上自己的力量。

周恩来说:“中国革命发源于东南,成功于西北,青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太舒服了不能锻炼培养青年,应该去锻炼,经得起风霜。西北是苦,不仅有风而且有大风,引导青年克服困难,应该是求之不得的。”

西安,虽是风沙漫天,虽是凋敝不堪,虽是凄冷荒凉,但每一个西迁的交大人,都义无反顾,毅然西行。风越大,越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才华。“西迁故交桑榆落,满园桃李旭日升”,如今西交大为大西北的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人才,这些西交大人,承袭了前辈艰苦创业的精神,为陆上“一带一路”经济带打开了筑梦的空间。而我们,作为年轻的追梦人,更应无惧无畏,带着青春与汗水,为国之所需,迈向碧海深空,走出人生辉煌的征程。

“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这是交大西迁人的精神内涵,也更应是我们青年一代不变的情怀。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将以浓厚的爱国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无畏的吃苦品质,虑国之所需,筑青春辉煌!

观后感写作模式

1.引——内容简介。

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做到既完整又简练。

2.议——发表评论。

写这部分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联——抒写感受。

将片中人物与自己进行比较,寻差距,找不足;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做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4.结——回到总纲。

最后都必须归到“纲”上,这个纲,就是作品本身。在观后感的结尾,最好与影片照应一下,扣住主题,才会使文章显得完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作文解析」湛江二模:携西迁精神 走新长征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记者,长征路,长征精神,践行,主题,红军,红色,长征,长征故事,于都,故事,渡口,赣县,阮啸仙,红色土,新时代,中央红军,信丰,于都县,亲历者,招子,晨报,瑞金,眼力,真情,碉堡,笔力,脚力,脑力,足迹

2015-10-10 #短篇故事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听“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

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听“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事迹

西迁,交大,西安交大,精神,教授,西安,建设,祖国,学校,交通大学,研究,故事,发展,工作,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专业,乡亲们,我国,贡献,事业,力量,国家,知识分子,陕西,院士,人生,博士,技术,母校

2010-07-13 #故事大全

弘扬红色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弘扬红色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红色旅游,汝城,被子,文化节,活动,汝城县,旅游,红色,故事,沙洲,景区,发展,扶贫,湖南,节会,主题,全域,媒体,精神,中国,全国,游客,打造成,持续健康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开幕式,社会,组织,记者

2009-11-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央视《开讲啦》寻找“西迁精神”

央视《开讲啦》寻找“西迁精神”

西迁,精神,交大,陶文铨,交通大学,西安交大,教授,节目,院士,国家,学校,党和国家,故事,校友,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彭康,陈大燮,老教授,学院,热流,西安,贡献,青年教师,新时代,先生,初心,前辈,大礼堂,科学

2014-11-30 #故事大全

弘扬“西迁精神”讲好法治故事——难忘巴山铁路人

弘扬“西迁精神”讲好法治故事——难忘巴山铁路人

巴山,刘惠军,大巴山,工务段,工区,工作,工务,西迁,车间,铁路,铁路人,精神,线路,吉文,曹美,陈玉,坚守在,无私奉献,无事故,西安铁路局,传统,主任,女儿,情怀,工长,故事,桥梁,桥隧,胸怀大局,职工

2008-05-11 #长篇故事

“新长征故事”征文作品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新长征故事”征文作品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毛主席,延安,陈嘉庚,艰苦奋斗,延安精神,都会,萧劲光,共产党,蒋介石,政工干部,兵团,历史,小车,故事,精神,老一辈,被子,重庆,培训,生活,这张照片,一张照片,延安时期,战友们,艰苦朴素,中多,习近平,吴玉章,姚启,徐特立

2020-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航天六院两位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航天六院两位践行“西迁精神”优秀代表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的……

雷茂长,发动机,试验,李忠,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煤油,工作,液氧,精神,我国,技术,试验技术,西迁,秦岭,车间,副所长,凤州,喷管,工艺,条件,系统,零件,三线,任务,关键,扎进,推力,水平,液体

2017-10-11 #经典故事

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西迁精神”背后究竟蕴含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西迁精神”背后究竟蕴含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西迁,总书记,精神,习近平,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纪录片,交大,老教授,何铸,小雷,杨华,秦文,耿志,谭雪,交通大学,来源,央视网,代表,力量,制片人,国家,导演,师生,来信,智慧,故事,数人,陕西,剪辑

2018-12-1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