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时间:2010-04-13

名人小时候梦想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3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名人小时候的理想故事1. 华罗庚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2.科学家有他的祖国巴斯德巴斯德是19世纪法国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因发明了传染病预防接种法,为人类和人类饲养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个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的波恩大学郑重地把名誉学位证书授予了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但是,普法战争爆发后,德国强占了法国的领土,出于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侵略者德国的极大憎恨,巴斯德毅然决然把名誉学位证书退还给了波恩大学,他说:“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掷地作响的话语,充分表达了一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并因此而成为一句不朽的爱国名言。3. 钱学森一片丹心向祖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在美国呆了近20年的钱学森异常兴奋。在新中国诞生的第6天,钱学森夫妇就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可爱的担国去,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回国道路充满着的曲折和艰辛,是钱学森始料未及的,这位“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学者,在已将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时,却遭到美国移民局的刁难。他们对中国的这位爱国学者百般恐吓,并把他关进拘留所,人身自由受到极太限制。整整5年时间,他几乎过着被软禁的生活。但重重磨难并没有泯灭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坚强意志,他们收拾好箱子,天天准备随时搭乘飞机回国。1955年,饱受磨难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向祖国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中国政府出面通过谈判设法营救他回国。终于在这年9月,经过长达5年多斗争的钱学森夫妇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5.普利斯特里——气体化学之父1774年,普利斯特里把汞烟灰氧化汞放在玻璃皿中用聚光镜加热,发现它很快就分解出气体来。他原以为放出的是空气,于是利用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进行研究,发现该气体使蜡烛燃烧更旺,呼吸它感到十分轻松舒畅。他制得了氧气,还用实验证明了氧气有助燃和助呼吸的性质。但由于他是个顽固的燃素说信徒,仍认为空气是单一的气体,所以他还把这种气体叫“脱燃素空气”,其性质与前面发现的“被燃素饱和的空气”氮气差别只在于燃素的含量不同,因而助燃能力不同。同年他到欧洲参观旅行,在巴黎与拉瓦锡交换好多化学方面的看法,并把用聚光镜使汞银灰分解的试验告诉拉瓦锡,使拉瓦锡得益匪浅。拉瓦锡正是重复了普利斯特里有关氧的试验,并与大量精确的实验材料联系起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真实联系。可是直到1783年,拉瓦锡的燃烧与氧化学说已普遍被人们认为是正确的时候,普利斯特里仍不接受拉瓦锡的解释,还坚持错误的燃素说,并且写了许多文章反对拉瓦锡的见解。这是化学史上很有趣的事实。一位发现氧气的人,反而成为反对氧化学说的人。然而普利斯特里所发现的氧气,是后来化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化学家至今都还很尊敬普利斯特里。1791年,他由于同情法国大革命,作了好几次为大革命的宣传讲演,而受到一些人的迫害,家被抄,图书及实验设备都被付之一炬。他只身逃出,躲避在伦敦,但伦敦也难于久居。1794年他六十一岁时不得不移居美国。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1804年病故。英、美两国人民都十分尊敬他,在英国有他的全身塑像。在美国,他住过的房子已建成纪念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普利斯特里奖章已成为美国化学界的最高荣誉。6.居里夫人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1906年,彼埃尔·居里遭车祸去世。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执著的追求,她强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们挚爱的科学事业。她在巴黎大学将丈夫所开的讲座继续下去,成为该校第一位女教授。1910年,她的名著《论放射性》一书出版。同牟,她与别人合作分析纯金属镭,并测出它的性质。她还测定了氧及其他元素的半衰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放射性的重要论著。鉴于上述重大成就,1911年她叉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这位饱尝科学甘苦的放射性科学的奠基人,因多年艰苦奋斗积劳成疾,患恶性贫血症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不幸与世长辞,她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献出了光辉的一生.7. 生物学家童第周怒斥皮诺著名学者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与他同住的俄国人皮诺挑衅地说:“童先生,真辛苦呀,我一见到你,就想到了你的国家,东亚病夫……”童第周拍案而起:“不许你侮辱我的祖国!你可以代表你的国家,我就代表我的国家,从明天起,看我们谁先取得学位!”皮诺哑口无言。4年之后,童第周取得了博士学位,受到了欧洲生物界的赞扬,他为自己争了那口气,也为祖国争了光。8. 陈嘉庚爱国华侨陈嘉庚,17岁漂洋过海出外经商,惨淡经营,终成南洋巨富。1919年秋,富贵而归乡的陈嘉庚决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对于英国人的刁难,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可以收盘。学校绝不能停办。”他变卖家产,坚持要把学校办下去。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行为,陈嘉庚给予积极支持。他曾筹款20多万元,帮助光复福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尽可能多地为抗战提供财力和物力的帮助。从1937年到1940年,陈先生为抗日募捐的总数达30亿元之巨。在个人生活方面,他从来不轻易乱花钱,自奉俭约,素食布衣。临终时,他把遗产300多万元全部献给了国家。几十年来,陈嘉庚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一位华侨的拳拳爱国之心。9、林肯奋斗的故事公元一八○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小婴儿,他就是末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著我,他成功的关键在於奋发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战。林肯做到了,成功了。10、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临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这才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典范,其实那个时代的革命者,学者恐怕都有这样的决心和历史使命感,只不过周总理这句话是少年之说,有据可查,他的一生更能应证这句话。我觉得这样的演讲稿除了回顾历史,更需要问问当今我们学习的目的。为了个人成就,为了家人,为了生活都没错,但是男孩子应该有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感,因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个多么艰辛漫长的过程,这也许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任重而道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王羲之,书法,父亲,墨池,常临池,归宗寺,池洗砚,西谷山,书圣,上划,书房,书法艺术,人们,人称,偷来,兰亭,家传,地步,名胜,家人,当家人,庐山,有味,池水,满嘴,程度,着墨,纸笔,衣服,绍兴

2020-04-27 #长篇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王羲之,书法,父亲,墨池,常临池,归宗寺,池洗砚,西谷山,书圣,上划,书房,书法艺术,人们,人称,偷来,兰亭,家传,地步,名胜,家人,当家人,庐山,有味,池水,满嘴,程度,着墨,纸笔,衣服,绍兴

2020-05-26 #故事阅读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王羲之,书法,父亲,墨池,常临池,归宗寺,池洗砚,西谷山,书圣,上划,书房,书法艺术,人们,人称,偷来,兰亭,家传,地步,名胜,家人,当家人,庐山,有味,池水,满嘴,程度,着墨,纸笔,衣服,绍兴

2020-06-21 #故事会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王羲之,书法,父亲,墨池,常临池,归宗寺,池洗砚,西谷山,书圣,上划,书房,书法艺术,人们,人称,偷来,兰亭,家传,地步,名胜,家人,当家人,庐山,有味,池水,满嘴,程度,着墨,纸笔,衣服,绍兴

2020-09-02 #长篇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要写出是怎样奋斗的

王羲之,书法,父亲,墨池,常临池,归宗寺,池洗砚,西谷山,书圣,上划,书房,书法艺术,人们,人称,偷来,兰亭,家传,地步,名胜,家人,当家人,庐山,有味,池水,满嘴,程度,着墨,纸笔,衣服,绍兴

2011-06-17 #经典故事

“名人”“领袖”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名人”“领袖”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周恩来,李陵,史书,关东,奉天,司马迁,决心,史记,父亲,同学们,国家,学堂,少年,模范,老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乐群会,华儿,周恩,周总理,鲁迅,书院,天津南开中学,富群,模范学校,表达了,匈奴,先河,人们

2020-06-22 #小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林肯,钱学森,普利斯特里,波义耳,科学,周恩来,美国,祖国,拉瓦锡,童第周,陈嘉庚,化学家,气体,空气,实验,化学,方面,科学家,国家,方法,氧气,物质,巴斯德,皮诺,一生,人类,决心,关东,夫妇,奉天

2020-05-26 #经典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林肯,钱学森,普利斯特里,波义耳,科学,周恩来,美国,祖国,拉瓦锡,童第周,陈嘉庚,化学家,气体,空气,实验,化学,方面,科学家,国家,方法,氧气,物质,巴斯德,皮诺,一生,人类,决心,关东,夫妇,奉天

2020-05-26 #故事阅读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名人小时候为理想而奋斗的故事

林肯,钱学森,普利斯特里,波义耳,科学,周恩来,美国,祖国,拉瓦锡,童第周,陈嘉庚,化学家,气体,空气,实验,化学,方面,科学家,国家,方法,氧气,物质,巴斯德,皮诺,一生,人类,决心,关东,夫妇,奉天

2020-07-0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