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时间:2009-11-18

生活中体现哲学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2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9 分钟。

逻辑学讲述的是绝对理念自身发展的进程,这时绝对理念表现为许多范畴― 例如质、量、度、本质、现象、现实,等等― 的依次推演。自然哲学讲述的是绝对理念将自己“异化”,也就是说成为自然万物的进程。精神哲学则讲述的是绝对理念超越了自然界而进入人的意识的过程。这时绝对理念在人的意识之中又回到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并最终达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逻辑学是范畴的研究者黑格尔为他的逻辑学建立了一个“范畴推演系统”,他将这些范畴称之为纯概念,即“纯粹的”概念,也就是说这些概念之中不含有任何经验或具体事物的成份。这个“范畴推演系统”整体上共由三大块构成,分别是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其中每块又由三个范畴构成:构成存在论的是质、量、度;构成本质论的是本质、现象和现实;构成概念论的是主观性、客观性、理念。康德的范畴只在现象世界中才有用,同物自体毫无关系,然而黑格尔的范畴却不是这样,它不但是主观的,是我们头脑中的思维形式,也是客观的,是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并决定客观事物本质的“客观思想”,在它们之外再也没有超越一切、不能认识的物自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虽然好像超越了人与自然,但它实质上仍由这些范畴组成,离开了这些具体范畴,绝对理念就只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空壳了。这是因为,由于绝对理念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各个范畴实际上可以说是绝对理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阶段,它们当然也不能离开绝对理念,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最后我要来详细地谈谈大家在上面已经看到了的一个现象,就是黑格尔在排列这些范畴时那巧妙的方式,例如质~量~度,这就是所谓的“三一式”,在这三个概念中,第一个范畴是肯定的,第二个范畴是对第一个范畴的否定,而第三个范畴则是前两个的综合,这也就是辩证法的第一个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里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并不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肯定与否定,而是同一个事物之中的肯定与否定,或者进一步说,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是肯定之中有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黑格尔说,否定之中有肯定,就是说否定并不是单纯的否定,也就是说不是对所否定对象的全盘抛弃,弃之如敝履,而是在否定之时又保留了被否定对象中的某些东西,是部分的否定。黑格尔给这种否定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叫“扬弃”,他说:" ‘扬弃’一词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 … 又含有保持或保存之意。”黑格尔将这种“把肯定的东西在它的否定的东西中保存下来”称之为人类理性认识中“最重要之点”。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个范畴就是存在论的第一个范畴― 纯存在,我们可以将纯存在看做是质这个大范畴中的一个小范畴,但也是一个单独的范畴。黑格尔说,这个纯存在是一种“纯有”。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说它是一个除了“有”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性质的东西,我们只知它有,除此一无所知。黑格尔说,他就从“有”导出了它的否定“无”。如他自己所说:“这种纯有是纯粹的抽象,因此是绝对的否定。这种否定直接地说来也就是无。”这样,通过如此思辨,那“有”便同“无”统一起来了,黑格尔说,这种统一便是一种变易,在这个变易中,既包含了存在,也包含了非存在,它是二者的统一。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过程就是黑格尔否定之否定律的直接运用。通过这种“扬弃”,黑格尔得到了另一个东西,即“定在”。黑格尔说,这个“定在”同“纯有”和“无”都不同,它是将二者扬弃于其中的结果。通过这种扬弃之后的“定在”便不再像“纯有”一样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无”了,而成为了一种“限有”,这个“限有”拥有了某些规定性,也就是说有了某些“性质”。这样,这个拥有了性质的“定在”便成了“质”了。这祥就导出了他的第一大范畴― 质。他说:“定在或限有是具有一种规定性的存在,而这种规定性,作为直接的或存在的规定性就是质。”我们可以这样表达黑格尔的这个推理过程:纯有~无~变易~定在~限有~质。什么是质呢?质当然是一种规定性,黑格尔说,对于任何具体的存在物而言,质就是它赖以区别于其它事物的规定性,正是由于这祥的规定性事物才可能同其它事物相区分。这等于说,正是因为有了质,事物才能独立存在。他说:“某物之所以是某物,乃由于其质,如失掉其质,便会停止其为某物。”存在论中质之后的第二个范畴就是量了。对于何谓量我想大家早清楚了,它同质有所不同,但也属于事物的一种性质。与质不同的是这种性质不是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性质,而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性质,也就是说即使它发生了变化,事物也不会因此而不成为该事物,仍是该事物。我们知道,事物的量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这一般不会引起质的改变。但有一些量一旦其变化超过某种限度时就会令事物的质发生改变。这种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限度就叫度。黑格尔说,就是度,一旦事物量的改变突破了这个度,那么事物就发生了质变,由一种事物变成了另一种事物。黑格尔认为,物质的这种改变是一种“飞跃”,他说:当水改变其温度时,不仅热因而少了,而且经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状态,这些不同的状态不是逐渐出现的,而正是在交错点上,漫长改变的单纯渐进过程突然中断了,遏止了,另一种状态的出现就是一个飞跃。一切生和死,不都是连续的渐进,倒是渐进的中断,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黑格尔的本质论描述的是一些成双成对的辩证法范畴,也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一些看起来相反相对实则相互依存的环节,它们都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例如同一和差别、本质和现象、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自由和必然,等等。黑格尔说了这样一段话:抽象作用就是建立这种形式的同一性并将一个本身具体的事物转变成这种简单形式的作用。有两种方式足以导致这种情形:或是通过所谓分析作用丢掉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一部分多样性而只举出其一种;或是抹煞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把多种的规定性混合成一种。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来,抽象作用就是将本来有许多属性的事物的那些属性丢掉大部分,只留下一种,或者干脆用什么法子将那多种属性合成一种,于是原来的多种属性便变成一种了,这就是抽象。黑格尔也分析了“差异”这个词,他说有两种差异:一种是外在的差异,另一种是内在的差异。前者如风马牛不相及,互不相干,一个离开另一个日子照样过得滋润。内在的差异就不同了,它是这样一种差异性:二者虽然是一种差异,然而却相互依存,一者离开了另一者便不可能存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例如上和下、左和右、高和低,等等,它们固然是差异,但如果没有了一者,另一者可能存在吗?因此黑格尔将这种差异称为“内在的差异”或“本质的差异”。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差异实质上也是一种同一,黑格尔称之为“具体的同一”,这是黑格尔辩证法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当然,这种作为同一的差异也是差异,并是一种本质的差异,黑格尔说:因此,本质的差异即是“对立”。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它自己(本质的)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同样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对方的对方。黑格尔认为,这种内在的差异性存在于任何具体事物之中,他说:“无论什么可以说得上存在的东西必定是具体的东西,因而也是包含有差别和对立于自己本身内的东西。”也就是从这里黑格尔得出了他那伟大的矛盾理论。我们知道什么是矛盾,它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对立统一,是既对立又统一。黑格尔说:理性矛盾真正积极的意义在于认识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有相反的规定于自身,因此认识甚至把握一个对象正在于意识到这个对象作为相反规定之具体的统一。黑格尔的这种理性的矛盾又可以称为具体的同一,将它同抽象的同一区分开来正是将他的辩证法哲学同以前的形而上学区别开来并高于它们的主要资本。他说:正确地了解同一的真正意义是异常重要的事,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首先必须特别注意不要把同一单纯认作抽象的同一、认作排斥一切差别的同一,这是使得那惟一值得称为哲学的哲学有别于一切糟糕的哲学的关键。黑格尔认为我们认识一个事物的关键正是认识它的矛盾,因为这种矛盾是每一事物内部存在的本质。他说:“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即是哲学思考之本质。”这句话看上去很简单,却有着深刻至极的内蕴,不但就理论上而言如此,就对实际事物的分析而言也是如此,而且它典型地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特色:从矛盾入手,寻找矛盾并且分析矛盾,以之作为认识事物的根本方式。当物体在运动时,自身随时保持着静止的倾向。运动克服了静止,而静止随时准备征服运动,它们互相征服的结果就是物体的运动。运动与静止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既是对立的,是两种相反的方式,又是统一的,一者依赖另一者而产生和存在,并统一于同一个物体之中。因此黑格尔说: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之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与活力。从这里我们看到了黑格尔那个独特而伟大的矛盾观,他像康德一样看到了事物中存在的矛盾,然而他没有像康德一样将矛盾的存在看做是人类理性不能认识物自体而又竭力想去认识之的后果,而是勇敢地面对这矛盾,并且将它看做非但不是人类认识中的麻烦制造者,还是事物之所以能运动发展和生命体之所以能享有生命的根源。一句话,像他自己所说:矛盾乃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说矛盾不可设想是可笑的。矛盾这个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可以既将它看做是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因为它是辩证法的本质),又可以看做是黑格尔眼中世界的本质。然而,无论本质是多么的深奥或者重要,它们总有一个特点:不可感觉。例如矛盾,我们能看到事物内部的矛盾吗?不!因为矛盾并不是一个具体事物,它是本质就意味着它是抽象的,是不可能感觉到的。黑格尔说,这些本质具体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现象,它们是本质的表现,本质也必然地要表现为它们。在康德看来,现象和本质是截然不同的,现象属于此岸世界,本质则属于物自体,是人所根本不可能知道的。将现象与本质划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是康德哲学的基本特色之一。黑格尔在这里接受了康德对于现象与本质的一部分说法,却断然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质这样截然地划分到两个世界,认为二者有质的不同。黑格尔提出了“现象即本质”的鲜明观点,他说:“凡现象所表现的,没有不在本质内的。凡在本质内没有的,也就不会表现于外。”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明白的,就是一切现象其实都是本质的表现,而所有的本质也必表现于现象。这样在本质与现象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在它们之间再没有质的不同,也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如黑格尔自己所言:“当我们认识了现象时,我们因而同时即认识了本质,因为本质并不存留在现象之后或现象之外。”现象即本质,本质正在于现象之中。这句话我们应该谨记。它不但正深刻地体现了世界万物― 包括人类― 的本质,而且告诉了我们应当怎么做。它告诉我们:一是我们完全可以认识世界与人的本质;二是如果我们想要这样做并不需要跋涉万水千山,像寻找强盗们藏在地下的宝藏一样,只要观察那随时随地呈现于我们眼前的现象就可以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与理解我们就可以知道万物之本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黑格尔的概念论分成三部分,也可以说是它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主观性、客观性、理念。其中每一阶段又都各有特征:第一阶段包括了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我们熟悉的思维形式;第二阶段则讲第一阶段得出来的诸概念如何异化为客体,也就是说如何化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这也就是我们下一节将要分析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 ;第三阶段便是概念发展的最后,也是最高阶段了。其中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久仰大名,并曾做过概念性分析的绝对理念,也是我们这一节所要讲述的。何谓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呢?我在前面已经从字面的含义出发讲过:理念就是一切存在之物的最高范本。当在它的前面加上“绝对”二字时,只是标明了它的重要与强大,其含义并没有质的变迁。黑格尔认为,绝对理念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具体的。他的抽象指的是片面,而具体指的是全面。因此,所谓理念是具体的其实是说理念是全面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绝对理念是一切事物的最高阶段,黑格尔的这个最高阶段当然不是对前面那些阶段的一味抛弃,而是扬弃,也就是说它是前面所有阶段的综合,是存在与本质的综合,是主观与客观的联结,是前面所有那些范畴的统一。在《 哲学史讲演录》 的《 导言》 中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普通成见总以为:哲学只从事研究抽象的东西和空洞的共性,并以为直观我们经验的自我意识、我们的自我感觉、生活感觉反而属于自身具体的和自身决定的领域。其实哲学属于思想的领域,因而从事研究的是共性,它的内容是抽象的,但只是就形式、就表面说才如此,而理念自身本质上是具体的,是不同的规定之统一。黑格尔又说过这样一句话:“理念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由此可知他不但认为绝对理念是具体的,而且还是一个发展过程。具体地说,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一个过程,指的是他认为绝对理念是一个由抽象发展到具体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由片面发展到全面的过程。像黑格尔所言:“认识是从内容到内容向前转动的,即它是从单纯的规定性开始的,而后继者总是愈加丰富且愈加具体。”这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的两个属性,结合前面所讲的我们能得到这样的结论:绝对理念是最高的存在,它是全面― 具体的,达到它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最后一定能达到。这就是绝对理念。理解了这个概念就理解了黑格尔的精髓。他的逻辑学实际上讲的是整个宇宙的发展过程,当然这个宇宙乃是他的哲学中的宇宙:它由纯存在而开始,逐渐发展,先到质,再到量,再到度,再产生了种种范畴,然后总归入绝对理念,这个过程就像万川归海一样,绝对理念就是黑格尔的海,而其它是大大小小的支流,它们虽然水脉长远,最后必归大海。在上节开讲绝对理念时我们也说过黑格尔的概念论分成三部分,也是三个阶段,分别是主观性、客观性、理念,其中第一阶段包括了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第二阶段讲的就是第一阶段得出来的这些概念等如何异化为客体,即如何变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这也就是这一节将要分析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上面这些内容也可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自然界是如何形成的。对此黑格尔在《 自然哲学》 中有一个著名的回答: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精神在自然界里一味开怀嬉戏,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酒神。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自然界是精神的异化,并且是精神自己异化自己,是自愿、自动的异化。黑格尔的异化大致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说自然界是绝对理念的产物;二是这个来自于绝对理念的自然界并不是同它的母体― 绝对理念― 相符合的东西。对于第一个意思黑格尔有一句话:“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然是理念产生出来的。我们在本章一开始就讲过,黑格尔认为存在与思维具有同一性,理念能够实现自己。这理念如何实现自己呢?就是转向它的对立面,成为自然界。根据我们前面说过的对立统一规律,它应当向着它的对立面― 具体― 转化,也就是说,由一种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东西,由一种无形无质的精神性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形质兼备的物质性的东西。黑格尔将理念的这种转化过程看做是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他认为理念就是上帝,但这个上帝是无形无质的,是一种精神,它如何体现自己是万能的上帝呢?那方法便是将自己化为有形有质的、活生生的万物,这时才能显示其是万能的神。对于理念而言,这自然界当然是一个异己分子了。故理念当然不能停留于斯,而要超越之。这个“超越”就是说,理念必然要克服自己所创造的异化物而重新回到它自己,返朴归真,不过当它回到它自己时,当然不再是那朴素无比的纯在了,而成为了完善的绝对理念,这正是其最高阶段、最后归宿。黑格尔说:“神圣的理念恰恰在于自己决然将这种它物从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又使之回到自身之内,以便自己作为主观性和精神而存在。自然哲学本身属于这条回归之路。”在这段话里,“将这种它物从自身置于自身之外”其实就是从自身创造自然界,而“使之回到自身之内”的意思就是后面的由自然界再走向一种主观性与精神性的存在,当然这不是说自然界要毁灭,而是说那理念将继续进化,由自然界走向人类的精神。这样,黑格尔就导出了他的哲学的第三大块― 精神哲学。在精神哲学里,黑格尔寻根探源地追溯了人类精神的发展历程,他将之分成三大阶段: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在主观精神里,精神通过潜意识、意识与理性等阶段到达了客观精神,在这里黑格尔讲述了人类的社会制度与历史,它们是理性与自由意志的客观化,但并不会停留于之,最后它们又达到了绝对精神。在绝对精神里人类又经过艺术、宗教与哲学,最终成功地升华为“精神”,这时人类便与绝对理念终归同一了。这就是人类精神及精神哲学的总过程。黑格尔在研究这一切之时,有一个特点是将它们都置于历史之中去考察,他认为一切,包括绝对精神,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我们分析它们时最好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黑格尔的主观精神讲述个人意识,具体而言,讲述的就是个人意识发展的三步曲: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三个词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意识其实是“意识到”,即个人认识外在的世界,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将意识返回认识自己,而理性则是更高等级的世界与自我意识的统一。他总的观点是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其实质当然也是理念,它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所有内容及其发展规律,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表现而已。更加具体地说,它表现于三个方面:抽象的法、道德、伦理。黑格尔的抽象的法又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财产占有及相应的权利;二是这种占有转让的自由与权利;三是对这些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违法犯罪。不难看出黑格尔这三个环节其实是围绕一个中心说的,这个中心可以一言以蔽之:私有财产是合理的,对它的侵占就是犯罪。“所有权之所以合乎理性并不在于满足需要,而在于其扬弃了人格的纯粹主观性。人惟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理性而存在的。”既然财产之占有如此重要,那么他将这种占有自由移交,想给谁就给谁,也就同等重要了。对这标志着自由与理性的神圣权利的侵犯当然就是犯罪了,而对于这种犯罪当然要予以惩罚,以伸张正义。这种对财产占有权的认可以及对侵犯之的行为的反感体现在人的内心就成了道德。这道德,黑格尔说,同样是自由意志的实现,是在人内心之中的实现。道德这种自由意志必须达到动机与结果、内心主观意志与外在行为之间的统一。当道德这种内心的自由意志通过内心而由动机转化为结果,由内心主观意志化为外在行为,由之这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实现,由主观变为客观之时,“伦理”就来了。黑格尔把他的伦理学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家庭、市民社会、国家。黑格尔认为,国家乃是家庭与市民社会的统一,是伦理法的最终实现,也是理念在人间的最终形态,因此他对国家极为尊崇,甚至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国家:“神自身在地上的行进,这就是国家。”而且在黑格尔看来,一切国家,无论它有什么样的缺陷,做了什么错事,它总是合理的。一句话,国家至上,这对于任何国家都是成立的。正由于国家是至上的,因此个人必须从属于国家。他说,一个人只有成为国家之一员后才能真正自由,才具有真正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才真算得上是人。黑格尔虽然重视国家,但他似乎同样重视人民,具体地说,是人民的福利,他不但认为人民的福利是国家目的之所在,而且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以福利为中心的,所以,“福利是国家在对别国关系中之最高法律。”这句话正应和了那句有名的外交名言:“在国际舞台上既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黑格尔在这里显示了对战争的某种“向往”,他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是事物本性的要求。不过几十年后,他的同胞尼采也提出了相似的主张,只是比他所说的更加赤裸了。尼采曾说:“你们应当爱和平为未来战争的一种手段,你们应当爱短期的和平甚于长期的和平。”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乃是表达绝对理念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绝对精神以三种形式表达绝对理念:艺术、宗教、哲学。其中艺术以感性形式把握绝对理念,宗教以表象把握理念,而哲学则以概念把握理念。在这三者之中,又以哲学为理念之最高与最终把握者。关于艺术,黑格尔有这样一个命题:“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前面刚说的“艺术以感性形式把握绝对理念”。现在的问题是,艺术是如何反映理念的呢?黑格尔说,这需要一个过程、一段历史。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成了三个历史阶段:原始型、古典型与浪漫型。然而黑格尔说,古希腊艺术尽管伟大,毕竟只能部分地表达理念,它们与理念的统一也只是部分的统一,因为理念是无限的,有限的艺术不足以表达。在艺术发展史上,古典之后用以表达理念的艺术便是浪漫型的艺术。黑格尔认为,这种浪漫型艺术在表达理念上还比不上古典型艺术。艺术既然能够部分地却无法充分地表达理念,那么谁更有这个资格呢?黑格尔提出的第二个表达者是宗教。他认为宗教在表达理念时,在感性的形式之上又加了一个新东西― 虔诚,因而它更深刻地表达了理念。他说:“如果艺术作品以感性方式使真实,即心灵,成为对象,把绝对的这种形式作为适合它的形式,那么宗教就在这上面加了虔诚的态度,即内心生活所持有的对绝对对象的态度。”但宗教仍然不是最好的理念表达形式,因为它仍然是一种感性的表达形式,不足以完美地表达超感性的、普遍而无限的绝541 对理念。那么惟有何方神圣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方神圣便是哲学。为什么哲学有如此大神通呢?黑格尔说,那是因为哲学不再是感性地把握理念,而是以概念的形式,即理性的形式去把握。我们知道黑格尔在其逻辑学的最后一部分概翻仑里讲的主要就是理念,概念与理念是统一的,因为概念是存在与本质的统一,包含了它两个阶段全部的内容,而且概念发展的最后阶段就是理念,而理念同样也是概念的主观与客观胜之统一。如此,以概念的形式把握与表达理念的哲学当然是最佳的理念之表达形式了。黑格尔认为,这个思想,即理念,它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过它不是一个被认识的过程,而是一个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他说:我们必须认为,惟有当思想不去追寻别的东西而只是以它自己― 也就是最高尚的东西― 作为思考的对象时,即当它寻求并发现自身时,那才是它最优秀的活动。我们目前所研究的这种历史就是思想自己发现自己的历史;而思想的情形是这样的,即:它只能于产生自己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可以说,只有当它发现它自己时,它才存在并且才是真实的。这样的产物就是各种哲学系统。思想藉以出发去发现自己这一系列的产生或发现,乃是一种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工作。这个理念― 也就是哲学― 的过程不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这规律就是它是不断地向上发展的,由贫乏浅薄逐渐趋向丰富深刻。这样的必然结果就是:最后起来的哲学就是最丰富深刻的哲学。就如黑格尔自己所言:那在时间上最晚出的哲学体系乃是此前一切体系的成果,因而必定包括前此各体系的原则在内;所以一个真正名副其实的哲学体系必定是最渊博、最丰富和最具体的哲学体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介绍了,人生道路,世界,经典,哲学家,哲学体系,展示出,思想,成就,智慧,所在,精髓,脉络,发展,影响,一直到,19世纪,古希腊时期,对他们,最重要,西方思想

2020-08-25 #长篇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史书,作者,人生道路,世界,哲学家,哲学体系,展示出,思想,成就,所在,西方哲学,经典,智慧,精髓,脉络,发展,影响,是一部,19世纪,古希腊时期,对他们,最重要,西方思想,讲述了

2020-08-04 #短篇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研究,哲学,形式,思维,知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枯燥乏味,物质,美学,精神,艺术,利奥纳多,苏格拉底,和美,生活方式,人们,事物,一生,乐趣,假设,先哲,剧中人,君主制,哲学家,圣人,学问,女权主义

2020-08-05 #故事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

研究,哲学,形式,思维,知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枯燥乏味,物质,美学,精神,艺术,利奥纳多,苏格拉底,和美,生活方式,人们,事物,一生,乐趣,假设,先哲,剧中人,君主制,哲学家,圣人,学问,女权主义

2020-08-05 #短篇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黑格尔,理念,本质,绝对理念,事物,范畴,现象,哲学,黑格,过程,精神,东西,概念,统一,差异,形式,艺术,国家,理性,历史,自然界,规定性,康德,人类,内心,客观,宗教,思想,感性,发展

2008-10-22 #故事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黑格尔,理念,本质,绝对理念,事物,范畴,现象,哲学,黑格,过程,精神,东西,概念,统一,差异,形式,艺术,国家,理性,历史,自然界,规定性,康德,人类,内心,客观,宗教,思想,感性,发展

2019-02-20 #小故事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黑格尔,理念,本质,绝对理念,事物,范畴,现象,哲学,黑格,过程,精神,东西,概念,统一,差异,形式,艺术,国家,理性,历史,自然界,规定性,康德,人类,内心,客观,宗教,思想,感性,发展

2012-12-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西方哲学的故事》摘抄五

黑格尔,理念,本质,绝对理念,事物,范畴,现象,哲学,黑格,过程,精神,东西,概念,统一,差异,形式,艺术,国家,理性,历史,自然界,规定性,康德,人类,内心,客观,宗教,思想,感性,发展

2019-0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