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蜀吴的排序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

时间:2009-05-12

也就是说,魏蜀吴的排序是根据三家称帝的顺序得来的

提示:本文共有 16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许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三国的排序为什么是魏蜀吴呢?也许有人会想,在魏蜀吴三家中,公元220年,曹丕首先称帝,建立曹魏;然后是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再往后就是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东吴。也就是说,魏蜀吴的排序是根据三家称帝的顺序得来的。

可是,读《三国志》时,我们就会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三国志·魏书》是从曹丕称帝开始写的吗?不是,其是从曹操开始写的。《三国志·蜀书》是从刘备称帝开始写的吗?也不是,其是从割据益州的刘焉父子开始写的。《三国志·吴书》是从孙权称帝开始写的吗?还不是,其是从孙坚、孙策开始写的。第二,在曹操后期,三足鼎立的局面其实已经形成。第三,《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无论曹丕是否在三家中最先称帝,《三国志》中的《魏书》都会被放在首位。所以,三家称帝的顺序不见的就决定了魏蜀吴这一排序。那么,这一排序究竟是从何而来?

这还要从《晋书·陈寿传》谈起。《陈寿传》记载:“陈寿官拜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写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这里的“魏吴蜀《三国志》”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晋书》是唐太宗时由朝廷主持编修的一部史书。这说明在唐朝时期,三国的排序是魏吴蜀,而不是魏蜀吴。在当今社会,《三国志》中是《魏书》在先,《蜀书》其次,而《吴书》居末。可是,从西晋到唐朝时期,《三国志》中应该是《魏书》居前,《吴书》居中,《蜀书》居末。

为什么会是魏吴蜀的排序呢?我们再仔细看一下《三国志》,就会发现许多情况。第一,陈寿写的《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最多;《吴书》二十卷,其次;《蜀书》十五卷,最少。第二,据《三国志·谯周传》,谯周是三国时期蜀地著名的学者,曾成功地劝说蜀主刘禅投降。据《晋书·陈寿传》,陈寿是谯周的学生,早年曾遭受蜀汉当权者黄皓的迫害。由此可见,陈寿对蜀汉不会有太好的印象。第三,写《三国志》的陈寿是晋朝官员,必然要按照晋朝统治者的角度办事。西晋的建立名义上来自曹魏的禅让,所以《三国志》必然奉曹魏为正统,写曹魏皇帝用的是本纪,写吴蜀君主用的是传,魏在先是毫无疑问的。在《三国志·吴书》中,开篇是孙坚和孙策的传;而在《三国志·蜀书》中,开篇却是之前割据益州的刘焉父子的传记。由此可见,在陈寿眼里,蜀汉实际上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综上三点,再加上东吴在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方面都大于蜀汉,而且,夷陵之战还打败过蜀汉,所以,陈寿在写《三国志》时的排序是魏吴蜀,这一点是可信的。那么,魏吴蜀什么时候变成了魏蜀吴了呢?南宋时期有一位叫王应鳞的文人,他写了一本叫《三字经》。《三字经》中有句话:“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王应鳞为什么要修改魏吴蜀的顺序呢?

北宋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本来是奉曹魏为正统。可是到了南宋,北方被金朝占据。如果继续承认占据中原的曹魏为正统,那么,南宋的正统性就难以解释。所以,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就奉蜀汉为正统,以此来维护南宋的正统性。南宋文人王应鳞在《三字经》中改变了这一魏吴蜀的顺序,就是受了朱熹思想的影响。而且,《三字经》还有个特点,其是儿童启蒙读物。这样一来,一代又一代人从少儿时期就形成了魏蜀吴这样排序的观念。于是,魏吴蜀的原有顺序就改变了。

加之,在元明清三代,朱熹理学很受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当时的官方思想。同时,这也影响到了《三国演义》的创作。与《三国起》不同的是,《三国演义》大篇幅地增加了蜀汉一方的戏份,曹魏和东吴的戏份则被相对压缩。在嘉靖本《三国演义》中,还有一首写郭嘉的诗:“虽然天数三分定,妙算神机亦可图。若是当时存奉孝,难容西蜀与东吴。”在这首诗中,蜀在吴前的位置已经很明显了。

有人会问,既然奉蜀汉为正统,那么,《三字经》中为什么不直接写“蜀魏吴”呢?蜀汉毕竟是被曹魏所灭,西晋是在曹魏的基础上统一了中国。这是事实,在人们印象中根深蒂固,这就决定了魏在蜀前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蜀吴的排序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国名为何叫魏蜀吴?看到真相的我再也不相信《三国演义》了

三国国名为何叫魏蜀吴?看到真相的我再也不相信《三国演义》了

曹操,小说,皇帝,刘皇叔,曹家,历史,时候,晋国,问题,刘备,刘家,魏蜀吴,那时候,不一样,儿子,史记,名号,国号,国家,大旗,文化,汉室,正史,就是这样,刘邦,南向东,司马懿,孙仲谋,子小命,曹公

2019-03-29 #经典故事

“魏蜀吴三国演义”实则“魏蜀吴燕四国争霸”

“魏蜀吴三国演义”实则“魏蜀吴燕四国争霸”

公孙氏,公孙度,公元,辽东,曹操,公孙康,高句丽,玄菟,燕国,公孙渊,吴国,建安,三韩,乐浪,小国,襄平,乌桓,孙权,诸郡,太守,属国,蜀汉,领地,魏国,魏蜀吴,司马懿,刘备,公孙,新大王,柳毅

2009-12-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魏蜀吴三国武将战力比拼 曹魏战将能否力压蜀吴?

魏蜀吴三国武将战力比拼 曹魏战将能否力压蜀吴?

武将,孙吴,武庙,蜀汉,关羽,阵营,张辽,张飞,邓艾,三国志,名将,三国演义,五虎上将,正史,曹仁,赵云,黄忠,次一,战将,武艺,于禁,二虎,八虎骑,夏侯惇,吕蒙,夏侯渊,姜维,张郃,徐晃,魏蜀吴

2009-04-05 #故事大全

三国时 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

三国时 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

蜀汉,吴国,荆州,三国演义,东吴,长江,军事,优势,交通,四川盆地,诸葛亮,东西,中原,原因,地理,地缘,巴蜀,战争,魏国,赤壁之战,魏蜀吴,一个重要,作用,历史,国号,地形,地利,实力,直捣,益州

2014-09-1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到底谁强?

三国时期 魏蜀吴三国到底谁强?

蜀汉,东吴,人口,士族,政权,丞相,制度,法律,诸葛亮,政治上,军事,农业,政治,经济,影响,司徒,新律,曹操,魏政权,军事上,北伐,经济上,唯才是举,人才,历史,后世,实力,手下,汉室,江东

2012-10-16 #故事会

魏蜀吴三国权臣不断 真正根源何在?

魏蜀吴三国权臣不断 真正根源何在?

权臣,曹操,士族,皇帝,魏蜀吴,势力,军队,历史,剧照,家族,诸葛亮,战争,司马懿,诸葛恪,大臣,王朝,东吴,代表,土地,控制力,权力,蜀汉,集团,霍光,发展,三国时期,三国演义,基础,外戚,大族

2008-02-14 #短篇故事

天天魏蜀吴烽火连城的三国乱世

天天魏蜀吴烽火连城的三国乱世

魏蜀吴,玩家,武将,英雄,白富美,神将,七星,上限,人人,乱世,人生,良心,的卡,大良,总经理,巅峰,快感,权谋,游戏,策略,资质,赢家,队伍,升职,奖励,活动,三国策略,三国时代,史上最,体会到

2015-05-24 #长篇故事

“中日韩三国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

“中日韩三国不是相互争斗的魏蜀吴”

中日韩,合作,中国,发展,中国青年报,基础,日本,韩国,佐藤,安倍晋三,产业,优势,全球,光机,康博,技术,文化,时代,方面,来源,社会,问题,领域,出口,企业合作,加强合作,通信技术,区块链,魏蜀吴,文在寅

2012-07-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