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郗(郄)氏历史风云人物图谱通史(自序 目录 试读章节)

时间:2008-05-19

泱泱中华文明的大海也正是中国有据可查的上千个姓氏家族文化汇流而成

提示:本文共有 114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自序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泱泱中华文明的大海也正是中国有据可查的上千个姓氏家族文化汇流而成。爱国从爱家做起!爱中华文化从了解和热爱每个姓氏家族的根祖文化做起。时代呼唤这样更具像更实实在在的中华文明之爱。在上千个中国姓氏的大河中,从人数规模上不可否认郗氏是一个小姓,但在历史长河中,郗氏历史精英人物也写下了精彩的一笔。如在中国最有名的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他们的家谱历史人物中都离不开郗氏。“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这是说太原王氏的王坦之(字文度)和郗家的郗超(字嘉宾)是当时东晋有名的两个文采出众的名士。而说到琅琊王氏跟郗家更有不解之缘,王谢郗庾曾是东晋门阀制度盛行时江南的四大名门望族;历史上东床快婿的典故就是郗家选婿选准王羲之做女婿的故事。然而遗憾的是在后人及现代版的图书史籍编辑中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这些小姓人们知之甚少往往被过滤省略。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后主刘禅身边的蜀国大文豪郄(郗)正被大篇幅单篇列传介绍,但在现代版的三国志中往往销声匿迹了。故抢救挖掘郗氏家族文化丰富中华文化宝库是本书的重要使命之一。

本书的另一个使命也就是考证:郗郄同一通用。互联网的时代之幸使得全国郗氏家族联系在了一起。东晋太尉郗鉴两个儿子郗愔和郗昙的后人家谱愔公谱和昙公谱分别在江西和西安郗氏传人中找到,两大家谱都记载郗詵是郗鉴之父;以此为突破口从地缘,郗氏宗祠,历代诗词引用其典故等多方交叉考证出:《晋书》中单篇列传的郤(通郄)詵就是郗詵,郗郄同一通用。本书还从历史的高度去讨论考证出郗郄二者的密切的关系渊源是从晋国第十四世国君郄(郗)鄂侯开始,郗郄都统一重合于沁河下游沁阳。同时也考证出春秋晋国三郄灭门后最早出现了郗郄通用,就是三家分晋的郗(郄)疵,郗郄通用的历史缘由也呼之欲出。众所周知中国的姓氏建立的黄金期基本是上古商周春秋到汉代基本稳定下来,而中国族谱家谱的记载也是从东晋开始逐渐兴盛起来的的。本考证对东晋名门望族郗鉴家谱考证为缘起也保证了严谨的学术意义。

作为一个传播学者,除了家谱的档案学,历史学,人类学关照外,更重要的一个是传播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郗氏家族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故除了第一编考证郗郄通用外;第二编完整呈现这个在春秋晋国和东晋期间中国历史上两度辉煌的郗郄氏家族在各个朝代的风云人物;第三编梳理总结郗家家风风骨和文化历史遗存。如果说了解中华文明需要推开众多姓氏之门进去了解感受,那么就请您走进郗郄氏家族文化之门吧。。。

第一编考证部分:

郗郄(郤)是否同一通用的几个历史问题的考证

一,历史性重大考证突破:,郤詵是否是郗詵?

二,郤(郄)国与受封郗邑同重合及郄鄂侯是郗郄最早的融合的考证

三,最早的郗郄混用从三家分晋的郗(郄)始及历代郗郄通用的考证

第二编郗郄氏通史部分

1,郄鄂侯

2,郄氏名门到三郄名门

3,汉郗氏再度崭露头角

4,三国西晋的文坛郗氏双杰

5,东晋郗氏二度崛起江南名门鼎盛时期

6,南朝郗氏余韵延续

7,唐宋元郗氏精英人物的衰退

8,明清民国的郗氏再度复兴

第三编郗氏历史贡献部分

1,郗(郄)氏家风傲骨

2,郗氏治学历史成就

3,郗氏历史文化遗迹遗存

4,影视文学戏曲中的郗氏人物

5,历代文献中郗氏小人物补充

第一编郗郄同一通用的历史考证(试读部分)

第一章:郗詵还是郤詵的考证突破

郤郄通假在康熙字典中已证明,二字古代通用为一个姓氏已无争议。

在民间虽然郗郄通用基本已约定俗成,但在历史考证上郗郄到底是否通假字至今没有明确记载。那么郗和郤(郄)到底有没联系是否同一宗祖姓氏呢?一直是一个关注的问题!

如一篇网文:

郗诜,还是郤诜?

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纂的《曹州府志》,在“人物志”中收录了晋朝郗诜(shēn 身)的事迹。书中是这样介绍的:

郗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诜)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市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塚,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为左丞。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卒于官。子延登,为州别驾。(引文见齐鲁书社1988年标点本)《牡丹晚报》的周锋先生,据以上文字敷衍成了一篇长文,题目是《郗诜:单县第一位状元》,发表在该报2008年11月22日《新周刊》上。文章在上文基础上又增添了两层意思:一是说“蟾宫折桂”的成语,就来源于郗诜对晋武帝关于“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的回答。二是说郗诜“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敢于揭发曾推荐他作尚书左丞的上司崔洪的过错,崔洪知道了非常生气。后来郗诜当面说服了崔洪,又得到了崔洪进一步地器重。文章明确指出,材料来源于《晋书·郗诜传》。

但是,查遍《晋书》,不见郗诜其人,更不见其人的传记。查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的《晋书人名索引》,该书共收郗姓者16人,也不见郗诜其人。那么,郗诜的事迹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后笔者在《晋书》中发现,郗诜的事迹,原来在《郤(xī)诜传》中。为了说明问题,不避繁琐,再抄录《郤诜传》的有关记载:

郤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也。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诏曰:……对曰……

这篇网文得出如下结论:

由于“郗诜”的冒牌在《曹州府志》中出现,而编纂者又不加任何说明,从而使真正的历史名人“郤诜”在他的家乡地方志中被埋没了。查民国四年(1915年)修撰的《山东通志》,当时不可能不参考《曹州府志》,但却没有收录“郗诜”的名字和事迹,大概因为在正史《晋书》中找不到有关记载,没敢收录;又因为没有发觉“郗诜”就是《晋书》中的“郤诜”,以致把“郤诜”这个真正的历史名人也逸漏了。否则,在官修的正史列有传记的人物,作为地方志是绝不会舍弃的,因为他们是当地后人的骄傲。同时,又因为《晋书》中没有“郗诜”的传略,后人再修地方志时,也没有办法进一步查证和介绍其人的事迹,只好以讹传讹地传抄。周锋先生看到了郤诜的事迹,但没有断定《曹州府志》中的“郗诜”就是《晋书》中的“郤诜”,撰文时仍称《晋书·郗诜传》,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因为《晋书》中根本没有《郗诜传》。

郤诜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名人,但在他的家乡地方志里却不见他的名字和事迹,真是天大的遗憾!在地方志里,他应有的历史地位,却被一个假名字占据着,实在不公平。笔者在这里郑重建议:当地将来再修地方志时,应把“郗诜”(以及单县县志中的“郄诜”)一律改为“郤诜”,还历史之原貌,并使之有据可查。

显然此网文作者忽略了古文通假字的考证,郤郄通假字是有明确记载历史一直沿用的。郤詵就是郄詵这一点在通假字考证完全可以证明得出肯定结论的。而该网文作者还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比如不是郗姓家族不了解民间流传至今约定俗成的郗郄通用的历史习惯,不是当地人不了解地域关系及历史沿革。本考证承蒙互联网时代进步之幸,全国各地郗氏家族通过互联网联系到一起后,最早的郗氏家谱东晋与王谢同为四大名门望族的东晋太尉郗鉴家族两个儿子后人传世家谱。众所周知中国族谱家谱也是从东晋最早开始的,所以本考证从非常具有严谨学术意义上的证据出发,并与其它两个证据交叉证明形成稳固的证据链条得出肯定结论:郗詵就是郤(郄)詵

本文考证证据呈现如下:

一,郗鉴后世宗族家谱:

东晋名门望族郗鉴在史书记载中非常明晰,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人物。选婿王羲之东床快婿的典故就源于此。其两个儿子郗愔和郗昙历史也均有记载不仅朝廷命官而且书法史上在书法六郗之列。据在陕西的郗昙公47世郗智勇介绍,目前郗愔公的家谱和郗昙公的家谱两个老家谱都有注明郗鉴是郗诜之后(之子)!图为郗愔公后人保存在江西老谱证明郗诜与郗鉴关系。

二,地域佐证:

郗鉴之父郗詵是否郤詵同一人存在地域差异问题。时间上都是晋没有问题。郤(郄)詵是单县,郗鉴是金乡县,地图考证二者一条线基本连在一起。历史上地理区域行政划革变化很正常,比如现在的重庆是直辖市与四川并列,那以前重庆就归四川省。对于重庆人来说原先是四川人是没错的。郤詵的单县和郗鉴的金乡县是一个地方,可以为进一步断定郤詵与郗鉴之父郗詵是同一人打下基础。

三,郗氏宗祠联佐证:

郗氏宗祠四言通用联

昆山玉洁;

幕帐风开,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晋书中的西晋人郤詵,也就是以前文章在郗氏家族昙公谱和愔公谱中考证的郗詵是郗鉴之父。有人会提出当时同一地域是否可能同时有郤詵和郗詵两个人呢?那么这郗氏宗祠的通用联“昆山玉洁”典故与晋书郤詵传典故(《晋书郤诜(xīshēn)传》记载,晋武帝接见郤诜,问他:“卿自以为何如?”郤诜回答说:“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郤诜以稀世的珍宝比喻出众的才华。因为流传着月亮中有桂树、月亮是广寒宫的神话,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认为是月亮上的桂树。又因为神话中说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称为蟾宫,因而古代科举考试中进士也称登蟾宫。于是,后来就形成了“蟾宫折桂”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应试得中。郤诜应朝廷选的策问对答昆山玉桂林枝典故源出于此)是同一个人的典故,完全就证明郤詵就是郗詵并非两人。

而同时在郗氏宗祠联的逻辑也同样证明。只有郤詵就是郗家人才会出现在郗家宗祠,正是郤詵就是郗氏老谱中的郗鉴之父郗詵,与下联郗鉴之孙郗超的典故同时出现在郗氏宗祠中才有合理性与逻辑性。

也就是与民间一直流传的郗郄同一通用与历史文献中已明确的郤郄同一通用得到验证郤郄郗三字通假通用同一,正史文献《晋书》中的《郤詵》就是郗氏名门望族老谱江西愔公谱(郗鉴大儿子)和陕西昙公谱(郗鉴小儿子)两本异地老谱的郗鉴之父郗詵。而与陕西昙公谱家族保有传承人郗智勇的一个电话访谈中,无意中听到对方提到家族牌位后面曾写有郗延登之名并当时与朝廷当政力量对立严重。而历史文献记载郤(郗)詵之父晞官至尚书,其子延登,官至州别驾。那这一历史公案基本清晰郗詵之子郗延登是长子,顶立郗詵门户。二子郗鉴后代记谱从郗鉴开始只在后标注詵公之子了。有文献提到郗詵的雍州刺史有远放西北冷落之意,或许与家族牌位后曾经记载的郗延登与当政力量对立严重有关。郗鉴后来日益崛起或许也有回避淡化切割之意。正如后来东晋丞相王导与其弟王敦之乱竭力切割而已。再如王羲之虽是王氏子弟代表,但其父史书中也记载很少,与其父打了败仗政治失意销声匿迹有关。至此文献中郗公吐哺中郗鉴给侄子郗迈(郗延登之子),文献中记载的詵之父晞官至尚书,也就是郗鉴之父尚书郗晞与文献中明确的郗鉴叔父杨州刺史郗隆都是同辈二字更具合理性。

四,中国书法史上书法六郗之一郗愔(郗詵孙子郗鉴儿子)二者通用证据

考证证据:郗鉴大儿子郗超之父书法六郗之一郗愔(王羲之大舅子)同时署名郗愔和郄愔的证据。与郗詵就是郄(郤)詵是郗鉴之父郗虑就是郄虑一脉相承映证。

五,宋诗中郗詵典故的郗郄通用

关于晋书中的郤(郄)詵蟾宫折桂,金榜提名,桂林枝,昆山玉的典故。许多宋朝诗人的作品中已是郗詵。

《承甫兄生朝》

宋朝项安世

鹤云丝雨弄春柔,凤蜡龙薰淑气福

颂柏杯盘连月尾,梦兰时节占年头。

吹开郗桂千花上,敛退尧蓂一荚留。

好个龙飞新榜首,万人齐指风流。

为赵氏题三桂堂

[宋]蔡戡

千佛联名未足多,书生荣遇已如何。

钟英况出神明胄,接武仍登甲乙科。

郗氏一枝犹可贵,燕山五桂未能过。

矧君四世推良吏,信史垂芳永不磨。

朱清之

[宋]薛师石

漈水日夜白,之人信所宜。

隐於陶令酒,甘谢郗诜枝。

江渡月偏满,家庭岁有规。

不知君没后,谁主菊花期。

挽赵秋晓

[宋]陈纪

鹏运南来驻海涯,熟闻诸老说瑰奇。

周瓜正接云仍瓞,郗桂骈生父子枝。

阅世忽更龙汉劫,盖馆独见义臣诗。

每嗟岭海无英特,况失斯人重可悲。

挽汪克之给事母程夫人

[宋]孙应时

黟水衣冠盛,汪程甲一州。

世贤锺上寿,家范袭芳休。

右府尊章重,嫔闺法度修。

苹蘩祗祀事,枌堇媚肴羞。

勤约饶经理,慈祥偏抚柔。

齐眉友琴瑟,断织戒箕裘。

郗桂遇辉赫,潘舆饱宦游。

金章严侍膝,彩服称遨头。

叠嶂双溪晓,千岩万壑秋。

平反间笑语,燕喜溢歌讴。

九秩童颜在,三朝宠渥稠。

一毫宁复憾,五福更谁俦。

鸾影合尘鉴,龙藏乐故丘。

高门馀善庆,衮衮正公侯。

金缕曲/贺新郎

[宋]卫宗武

强半秋澄穆。半月弦、南极躔高,寿星明煜。今岁户庭殊旧岁,洗尽闲愁千斛。沸春夏、欢声相续。兰已种成香满砌,更蕣华、得偶颜如玉。双捧劝,寿齐祝。郗枝芳映庄椿绿。觉这番、初度称觞,桂增芬馥。生子生孙从此始,剩有人传祖笏。看八座、青毡须复。两两闺中俱秀质,待子平、婚嫁人人足。碧桃下,跨青鹿。

当然也有宋朝诗人仍写作郄詵

寄宣城宗言姪

朝代:宋代作者:林逋

春水涵波绿渺瀰,江南芳草又离离。

谢家元住青山郭,郄氏近攀丹桂枝。

衣下香囊非尔好,床头诗卷愧吾痴。

中林独处仍多病,早晚能来慰所思

ok8.org > 宋朝·吕声之 > 宋诗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賏锦囊。

郗姓三传而至恢,晋代七革而为唐。

书以世而能,摹以久而彰。

予将因高平之奕叶,而撷千古之遗芳。

於戏道徽,尚其不亡,

兹其足以侈摹帖

这首《郗恢授衣帖赞》是宋代诗人岳珂的作品之一。作为岳飞孙子的宋代文学家岳珂把郗鉴到郗昙到郗恢三代记载为与东晋历史同行的风云人物,晋代的七次变革动乱也为后来的唐朝奠定基础。可见郗鉴家族在历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本考证从东晋家谱郗鉴之父郗詵就是郤詵的考证突破也有严谨的重大学术考证突破意义。

第三编郗氏历史贡献部分(试读)

第一章:郗(郄)氏家风傲骨

第一节、文武兼修,报国担当

一,千古儒帅第一人郄豰

古从军行·郤縠敦诗书

朝代:元朝|作者:王逢

郤縠敦诗书,祭遵事雅歌。

非才衒空名,覆败诚不多。

小范真吾师,匹马双导戈。

笑拥兵十万,夜下白鹿坡。

郤縠,中国儒将第一人。自从郤縠为元帅

大将归来尽把书(《令狐相公见示河中杨少尹赠答》)

——有大唐诗人刘禹锡做“儒将”的注释;

为文无出相如右

谋帅难居郤縠先(《酬别留后侍郎》)

——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第一”的观点。

史书记载:晋文公蒐於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公曰:‘何以知其可也?’衰曰:‘縠说礼乐而敦诗书,必知御兵之道。’公乃使縠将中军,而使郤溱佐之。”《中国通史赵衰传记》进一步揭示了赵衰举荐郤縠的理由:“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

也就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在被庐举行蒐礼阅兵,建立了三个军,晋文公问赵衰谁能担任中军将,赵衰说:“郤縠可以。他即便五十岁了,还坚持学习,而且更加重视学习。我屡次听到郤縠的话,他喜爱礼乐重视《诗》、《书》。先王制定的《诗》、《书》这些法规典籍,是道德信义的宝库;礼乐则是道德的表率;道德信义,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重视这些的人,是不会忘记百姓的。《夏书》说:‘有益的话全部采纳,考察效果加以试验,如果成功,用车马衣服作为酬劳。’您不妨试一下!”晋文公采纳了赵衰的建议,以郤縠为中军将,执掌国家大政。

从史书记载看,赵衰的推荐看中的是郤縠“儒者”本色,从其“说礼乐而敦诗书”而推理出“必知御兵之道”,后来郤縠的表现也证实了赵衰的眼光。从“被庐阅兵”到“城濮之战”,充分体现了郤縠的军事才华。城濮之战使晋国国威大振,在成就晋文公春秋霸业上,郤縠以其杰出表现诠释了儒者领兵的可行性,使得之后的为将者懂得了“把书”的重要。郤縠因此被后人推崇为儒将始祖。刘禹锡诗曰“自从郄豰(谷)为元帅,大将归来尽把书”,从而确立了其千古儒将地位。有诗曰:“仲尼俎豆真儒者,郤縠诗书属将家。” 看来有人把郄豰与孔子放在一起看待。

二、书家儒雅东晋国柱郗鉴

东晋太尉郗鉴,按今天的话说也就是东晋时期的军委主席郗鉴。他也是文武兼修的郗氏家族典型代表。史书称:东晋汉御史大夫虑之玄孙也。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他书法极有造诣,在中国书法史上有著名的东晋书法六郗,他居书法六郗榜首草书闻名于世。

郗鉴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被称为为东晋国柱,死后司马家族皇帝为其痛哭。史书记载如下:郗鉴寻薨(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八月辛酉),时年七十一。帝朝晡哭于朝堂,遣御史持节护丧事,赠一依温峤故事。册曰:“惟公道德冲邃,体识弘远,忠亮雅正,行为世表,历位内外,勋庸弥著。乃者约峻狂狡,毒流朝廷,社稷之危,赖公以宁。功侔古烈,勋迈桓文。方倚大猷,籓翼时难,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悼于厥心。夫爵以显德,谥以表行,所以崇明轨迹,丕扬徽劭。今赠太宰,谥曰文成,祠以太牢。魂而有灵,嘉兹宠荣。” 可见郗鉴对当时国家的历史贡献之大,郗鉴也是历史上谈到东晋仅有的几个绕不过去的精英人物。

三,以才书和文章得到赏识的大将军郗恢

晋北中郎将郗昙之子——晋征虏将军郗恢微微一笑:“僧施啊,咱们郗家,一向是大晋的顶级家族,自从先大父大人出镇北府之后,就历受国恩,不要用那些暴发户的功利心,来作为自己的心态,国家需要,则义无反顾,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这才是我等应有的觉悟。从以上这段话就看出其的报国担当。郗恢,太尉郗鉴之孙,北中郎将郗昙之子。妻子是名士谢奕的第三女谢道粲。当时晋孝武帝好典籍,郗恢与王珣等人都以才学和文章而得孝武帝亲近;而当时王珣等人与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信王国宝不和。孝武帝器重郗恢,更对他寄予厚望,想派他出镇外藩,望可以外藩的军事力量平抑日后王珣及王国宝之间的矛盾。太元十七年(392年),雍州刺史朱序求退,并自行离职。孝武帝于是借机擢升郗恢为建威将军、雍州刺史、假节镇襄阳。抵御诸胡 军功卓越。太元十九年(394年),西燕帝慕容永于长子被后燕皇帝慕容垂领兵围困,于是派儿子慕容弘向郗恢求救,并献上一枚玉玺。郗恢将玉玺上呈朝廷,并建议救援慕容永,令两国相争,无暇南侵;且可待适当时机一并将两国消灭,一举收复河北之地。孝武帝同意,于是派兵救援,然而援军未来得及出发慕容永就覆没。隆安元年(397年),后秦皇帝姚兴攻略湖城和上洛,并派姚崇攻洛阳。当时洛阳守将夏侯宗之固守金镛城,郗恢派辛恭靖救援洛阳,又命梁州刺史王正胤出子午谷作声援。后秦军因不能攻破洛阳,又因东晋援军将来,故此退兵。战后郗恢升征虏将军,加领秦州刺史,加督陇上军。其主要成就 ,郗恢很得关陇之人心,前来投降归附的人数以千计。太元十七年(392年)十月,发生东羌校尉窦冲叛晋侵袭梁州,关中巴蜀人归附前秦之事。太元十七年(392年),前秦以窦冲为左丞相。郗恢派兵守金镛城,以阻从华阴来侵的窦冲。随后配合河南太守杨佺期成功击退。房玄龄等《晋书》评价其:以为有藩伯之望。

四, 精通史籍的儒雅神童节度使郗士美

唐朝的节度使郗士美同样不仅军功卓著而且颇有文彩。郗士美十二岁时,精通《五经》《史记》《汉书》,并且都能背诵,号称神童。父亲郗绍的友人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他讨论,曾经说:“我们以后应当交往于二郗之间了。”郗士美未成年时担任阳瞿丞,为李抱真潞州幕府佐僚。因为他有才干,先后在王虔休、李元那里任职,都留用不迁徙。很久才晋升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溪州贼向子琪率领八千人依据山险进行剽劫,郗士美讨伐平定他们,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郡公。升任京兆尹,天子多次向他征询。元和六年(八一一),出任昭义(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削除前任弊政数端。元和十一年,朝廷征讨成德,(今河北正定)王承宗,诸镇兵十余万逗留不前,士美斩大将王献,亲擂鼓督战,大破成德兵于柏乡(今河北),威震两河。迁检校刑部尚书、陈许节度使。

五,流传千古的晋武帝司马炎赏识的两郗:郗詵和郗正

郗氏的武将元帅都文武兼休,那郗氏的文人更是造诣更深。郗鉴之父郗詵文学修养得到晋武帝赏识,他的典故也被历代诗人作品引用传颂。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诜官。帝曰:“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自此金科中举的桂林枝昆山玉典故历代流传。

寄宣城宗言姪

朝代:宋代作者:林逋

春水涵波绿渺瀰,江南芳草又离离。

谢家元住青山郭,郄氏近攀丹桂枝。

衣下香囊非尔好,床头诗卷愧吾痴。

中林独处仍多病,早晚能来慰所思

挽赵秋晓

[宋]陈纪

鹏运南来驻海涯,熟闻诸老说瑰奇。

周瓜正接云仍瓞,郗桂骈生父子枝。

阅世忽更龙汉劫,盖馆独见义臣诗。

每嗟岭海无英特,况失斯人重可悲。

同时得到晋武帝赏识的另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是郄正。三国末期蜀国的秘书郎陪刘禅在洛阳帮乐不思蜀的刘禅度过危难之时。作为同时期西晋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大篇幅单独介绍郄正。史载: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前往洛阳,受封关内侯,又得到晋武帝司马炎赏识,任巴西郡太守,公元278年(咸宁四年)去世。郤正为人不重名利,所著《释讥》,

学习了东汉文学家崔骃《达旨》的体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淡泊安宁的心境;又醉心于文学,共作诗歌、论著、辞赋等近百篇,但多散佚于后世。公元271年(泰始八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赞郤正道:“郤正从前在成都,局势动荡却能坚守道义,不违背忠贞的节气,被任用后尽心办理事务,有治理的政绩。”郤正于是升任为巴西郡太守。陈寿《三国志》:“郤正文辞灿烂,有张、蔡之风,加其行止,君子有取焉。”

第二节 德以示人、大家风范

一,大公无私不讲私情弹劾的郗詵

以对策上第,拜议郎。母忧去职。诜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市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塚,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拒)之。语在洪传。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

又,《晋书·崔洪传》记载:

(崔洪)荐雍州刺史郤诜代己为左丞。诜后纠洪。洪谓人曰:“我举郤丞而奏我,是挽弓自射也。”诜闻曰:“昔赵宣子任韩厥为司马,以军法戮宣子之仆。宣子谓诸大夫曰:‘可贺我矣,我选厥也任其事。’崔侯为国举才,我以才见举,惟官是视,各明其公,何故私言乃至此!”洪闻言而重之。以上记载郗詵母亲病故穷,在家假葬挖一孔早晚拜哭。三年后才土葬。以显其孝。郗詵还弹劾提拔他的崔洪,崔洪抱怨是挽弓自射。其学习韩厥不不徇私舞弊大义灭亲,最终赢得崔洪理解并重用。

二,举贤不以爱憎的郗超

东晋太尉郗鉴之孙郗超幼善谈论,交游士林,与同时的王坦之(字文度)并为「江东名士」,时人称赞;「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超曾为执政桓温的幕府,深得桓温的信任,为掌机要,後迁为中书侍郎(为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的副职),故又称「郗中书」。前秦苻坚南下攻晋,侵占梁岐,虎视淮阴。朝廷派谢玄率军抵御,但朝中议论纷纷,认为谢玄不能胜任。郗超虽与谢玄不和,但仍道:“谢玄定能成功。我和他曾在桓温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也能使人得到适当安排。以此推断,想必他定能建立功勋。”淝水之战胜利后,时人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而且对他不因个人爱憎而隐匿别人的才能的做法表示敬重。

三,名望德行乡人拥戴的吐哺郗公

广为流传的郗公吐哺典故也彰显郗鉴成为万人拥戴的流民帅并最终成功与其名望德行分不开的。(郗鉴)恰逢永嘉丧乱时,避居乡下,很穷困,甚至要挨饿。乡里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轮流给他做饭吃。郗公带着侄子郗迈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饭。乡里人叹道:"大家都饥饿困乏,因为您的贤德,所以我们要共同帮助您,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养活了。"从此郗公就一个人去吃饭,把饭含在两颊旁,回来后吐给俩孩子吃。两个孩子活了下来,一同南渡过江。郗公去世时,周翼任剡县令,他辞职回家,在郗公灵床前铺了草垫,为郗公守丧,一共三年。其典故也被历朝时代诗文常引用。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朝代:唐代|作者:李端

丘迟本才子,始冠即周旋。舅乏郄鉴爱,君如卫玠贤。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鄙俗那劳似,龙钟却要怜。

投砖聊取笑,赠绮一何妍。野坐临黄菊,溪行踏绿钱。

岩高云反下,洞黑水潜穿。僻岭猿偷栗,枯池雁唼莲。

身居霞外寺,思发月明田。犹恨萦尘网,昏昏过岁年。

四,政敌之子田野农夫以德行重返庙堂的郄缺

郤氏豪门的先人郤芮效忠于献公,尽忠于惠公,成为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虽然落得个焚宫反叛罪死于非命,但是,对献公、惠公而言,仍不失为忠义贤臣之清名。郤芮之子郤缺,承继家父乃风,德才兼备,因父祸,成为农夫。当晋文公派使臣臼季在晋地访贤荐能时,在冀郊见到郤缺耨耕种田,其妻不忍郤缺劳作之苦,跪拜敬夫的动人场景,回朝举荐了这位大德大贤,晋文公以其父叛逆之罪拒之,使臣臼季想文公讲述了大禹之父鲧治水不力,被尧王杀死,当尧得知鲧的儿子禹是一位难得的治水治国的雄才时,不仅委以治水重任,并把皇帝的宝座禅让给禹的典故,说服了晋文公。文公把郤缺招回朝中,郤缺以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雄才大略,赢得晋文公信任,官至上大夫之职,成为风华绝代的修身、齐家、治国之楷模。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将郤缺夫妇作为师表,在《赠内》一诗中写下“冀缺一农夫,妻敬俨如宾”的经典诗篇。后来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8月的箕邑之战中,晋国终于打败白狄军队,郤缺也生擒了白狄首领。战后晋襄公(文公子)重奖了胥臣举荐郤缺的功劳,也赐给郤缺卿士官职,恢复了郤缺之父郤芮被削夺的封地冀。史称“郄成子”。其实这里还有一个背景就是郄(郤)氏豪门和春秋的几大家一样基本都是两边下注,郄芮是晋惠公的重要辅臣后火烧重耳宫殿成为政敌,而郄豰却是跟随重耳逃亡十九年帮其复国并奠定春秋霸业的大元帅。所以郄氏包括郄芮在内五夫三卿郄氏春秋八杰的风流史话。东晋时王家同样这样王敦之乱,王导则另一政治阵营,所以平板后王家依然丝毫无损江南名家位列权力中枢。

第三节 不畏权贵、郗家傲骨

一,不为政治前途献媚讨好权贵

汉御史大夫郗虑老师是经学大师郑玄有良好的儒学修养,但其现实中也更是郗家傲骨。虽然郗虑与曹操合谋杀了孔融,但在尊存汉室政权的大是大非上不畏曹操权势的气节傲骨。百官进表劝曹操为魏公时,缺了郗虑的名字。尤其在次年郗虑在进宫抓伏皇后曹操有意考验其政治倾向,其不为前途宁要保留气节的态度。

(史书记载:)令密图之。完不敢发。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废后,假为策曰:“……今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

也就是郗虑和华歆为首的官兵受曹操之命,闯入皇宫强行捉拿想要“谋反”的皇后。郗虑被献帝拉着坐在一边,没有像华歆一样冲进去捉皇后,是他心中尚留有对东汉忠心的表现。献帝感慨“天下宁有是邪”,是对郗虑讲,并不因为郗虑身为仅次丞相的御史大夫,而是他心怀汉室。此后,郗虑的政治人生几乎就此在史书里结束。刘劭传中有“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虑免”,相当于他的结局。心怀汉室的郗虑被曹操找了一个借口罢免。本身是一个曹操借机考察郗虑政治立场派华歆监视,但郗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政治操守护其傲骨,直至后来华歆如日中天而郗虑政坛销声匿迹了。如今,河南许昌市附近有郄虑墓,其墓主生平与郗虑相符。据说在郄虑墓所在的郄庄与对面村韩村至今两村后人永不通婚,当年韩村祖上告密郗虑与汉室合谋,应该郗虑最后也被杀或结局不好。

二、以国家大局为重善于政治平衡不为各种利诱的东晋国柱

三、不畏奸相十年不出仕的唐朝郗纯

四、不畏权贵以死护节的明朝郗夔

五、智慧而不危害人民,勇敢而不制造动乱以死报国的郄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郗(郄)氏历史风云人物图谱通史(自序 目录 试读章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史海沉浮 历史名人故事 风云历史人物点评

史海沉浮 历史名人故事 风云历史人物点评

历史,要素,历史人物,故事,风云,史海,历史名人,人物,事件,专业,世俗,事物,关键,地点,心门,时间,知识性,理智,眼光,臧否,社会,趣味,面纱,历史人,了解历史,历史知识,史海中,非常重要,殚精竭虑,风云人物

2017-07-07 #短篇故事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5-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5-29 #经典故事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8-12 #长篇故事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9-08 #小故事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9-08 #故事大全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历史事件 和传说故事 历史历史

曹操,人物,关羽,张飞,三国时期,人物传记,老子,赵云,风云人物,特征,皇帝,耶律倍,刘备,吕布,孔子,诸葛亮,公元,名人,历史风云,文丑,春秋战国,春秋,烽火,精神,能力,诸侯,历史环境,缪士,一笑,为帝

2020-09-08 #故事阅读

历史风云人物:张良一手导演 鸿门赴宴

历史风云人物:张良一手导演 鸿门赴宴

张良,刘邦,项羽,范增,项伯,老人,下邳,沛公,得天,天下,任侠,张子,秦皇,施施然,张良留,樊哙,苏东坡,赤松,项王,世家,一饮而尽,少年郎,家财,兵法,亚父,二者之间,先导,共舞,史册,发兵

2019-12-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