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时间:2008-03-16

名人故事文言文

提示:本文共有 249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中国历史人物古文故事 20 部 1 / 13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2 / 13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 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 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 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 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 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 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 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 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 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 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 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 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 / 13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 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 62 年永 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 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的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 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 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 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 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 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 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 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 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 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 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 的哥哥宗泌完婚,完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 14 岁,却挺身而出 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 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 4 / 13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 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 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 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 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 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 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 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 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 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你确实能够 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部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 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 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 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部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 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 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 续前进。 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5 / 13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 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 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 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 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一个合肥人,本来是在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 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 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 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 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 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祖逖,赵广,宗悫,故事,志向,班超,文言文,原文,中国历史人物,刘琨,宗炳,范仲淹,李伯时,天下,中原,大丈夫,司马睿,事情,壮士,强盗,扫除天下,母亲,金兵,南阳,司州,张骞,薛勤来,陈藩,左丞相,祭酒

2020-08-01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中国历史人物文言文故事积累

祖逖,赵广,宗悫,故事,志向,班超,文言文,原文,中国历史人物,刘琨,宗炳,范仲淹,李伯时,天下,中原,大丈夫,司马睿,事情,壮士,强盗,扫除天下,母亲,金兵,南阳,司州,张骞,薛勤来,陈藩,左丞相,祭酒

2014-09-20 #短篇故事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5-16 #小故事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7-09 #故事会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8-01 #长篇故事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8-01 #长篇故事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8-15 #故事大全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当古文结合历史故事:文言文经典作品还能这么

王芳,文言文,历史,主持人,新书,套书,市面上,年代,出版方,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文和,王莉莉,言文,特级教师,中发,文史知识,长河里,中新网,上官云,专业,中国,北京,主办方,传统,产品,关系,体系,佶屈聱牙,历史背景

2020-03-0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