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出现“外星人” 路遥为何脑洞大开?

时间:2007-08-08

比如,小说中出现过一段外星人的故事,当它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也一度引起观众哗然

提示:本文共有 20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路遥《平凡的世界》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解读、研究它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有个别细节却没引起足够的重视,细细品读,会发现其中的奇特之处。比如,小说中出现过一段外星人的故事,当它被翻拍成电视剧后,也一度引起观众哗然。

作者:黄西蒙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6章中,孙少平因过度思念晓霞,竟然出现了幻觉:“他渐渐看清,橙光中有个像圆盘一样的物体,外表呈金属质灰色,周围有些舷窗,被一排固定不变的橙色光照亮;下端尚有三四个黄灯。圆盘直径有十米左右,上半部向上凸起,下半部则比较扁平。”

接下来,便是孙少平偶遇“外星人”的奇怪桥段,甚至还出现了“这个人突然开口说话了,而且是一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这样的内容。孙少平与“外星人”的对话,也是在讨论什么地球文明、外星文明的事情,甚至路遥还借“外星人”之口这样说:“你可能不知道,美国一位专门研究超自然现象的专家赖特·史德加博士,就写过一本《奇异的失踪》的书,收集了不少集体失踪事件,所牵涉的人数,由最少十二人到最多四千人……”

我查找了许多资料,始终没找到这位“赖特·史德加”是何许人也,即便考虑到翻译方法的变化因素,也找不到这个美国作家的任何信息。考虑到过去不少“外国××专家说××”都属于国人臆造的假材料,所谓的“研究”也属于伪科学,不排除路遥从某些杂志文章上看到了这个细节,然后便拿来使用的可能性。

到了这段情节最后,还是回到了思念晓霞的层面:“假如他真的经历了所谓的‘第三类接触’,那么他就又一次看见了晓霞,和她重逢了。这已使他感情上获得了很大的安慰。即便是个梦,也很好。能在梦中和亲爱的人相逢,也是幸运的;他早就盼望能做这样的梦。”

路遥为什么要在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里,加入这种脑洞大开的奇特情节?这就如同一个整天满嘴陕北话的农民,突然说出几句英语一样,让人摸不到头脑。以路遥对待写作的严肃与谨慎态度来说,如果他不认为这个情节是合理的,应该不会写进去。在此后的修订中,路遥也丝毫没有撤下它的意图,以至于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拍摄者也只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这段情节。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图景中去。对当时的读书人而言,外星人恐怕并不只是茶余饭后猎奇的对象,而是象征着科学与现代化的某种特殊表达。改革开放初期,“科学的春天”在全国遍地开花,一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都能席卷大江南北,让无数知识分子喟然慨叹。与此同时,一些传播神秘的“未知科学”的读物,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飞碟探索》杂志。

很难想象,如今已经停刊的《飞碟探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享有盛名——这是一份存在于1981年至2018年间的“神秘科学”杂志,专注于各种未解之谜尤其是外星人的“研究”,对刺激读者想象力大有裨益,但也因部分内容缺乏实证而被人诟病为“伪科学”。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路遥读过这本杂志,但它引起的全民热议UFO、关心外星人故事的热潮,却通过大众传媒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读书人的脑洞。路遥能写出外星人的情节,可见他确实接触过相关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不少读书人眼中,“外星人=未来科学=发达文明=现代化=城市化”形成了一个想象的逻辑闭环,尤其是对当时视野不开阔、科学素养有限的农村作家而言,想象外星人就意味着对科学与现代化的追求。哪怕它是非常粗糙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在当时近乎狂热的文化热潮中,它不会给人突兀之感。很多在今天看来经不起推敲的著作、学说,在当时都一度甚嚣尘上,尤其是那些宏大的概念与理论,格外容易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求。

对一个长期被文化压抑的群体来说,严重的知识饥渴症,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都有体现。人们太渴望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来弥补失去的岁月。因此,很多似乎可以囊括一切的概念,可以助人指点江山的思想,都成为当时的“文化快餐”。比如一度大名鼎鼎的“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成为知识界热衷翻译、评论的对象,翻看当时的期刊,甚至有文学评论家拿这些理论套用在小说解读上。尽管这类理论有不少都是西方学术界“玩剩下的”,根本不是什么前沿思想,但还是被国人囫囵吞枣般地吞下。

这种炽烈的状态维持了整整十年,到了路遥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知识界对未知科学与宏大理论的狂热状态达到了巅峰,尽管他当时身处陕西一隅,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通过报纸、杂志、广播,路遥对遥远的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如同高加林、孙少平他们渴望走出农村一样。但未知的世界也充满着神秘感,路遥只能通过想象“科学”与“未来”,来完成自己知识结构的完善。

如果从专业学习的角度看,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种认知难免是局限的,是不准确的,但当路遥下意识地将这种理念融入《平凡的世界》中时,就会出现“想象外星人”的奇特情节。实际上,这反映出当时的读书人对世界认知的局限性,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征候,折射的是一个特殊时段的文化图景的真实状况。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出现“外星人” 路遥为何脑洞大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路遥的文学作品风格是什么?

路遥的文学作品风格是什么?

作家,故事,作品中,激情,陕北,创作,农村,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生活,体会到,全景式地,平凡的世界,田润,传统,主体作用,主体,世界,世代,个人,人们,人生,人才,代表作,位置,低谷,典型,儿子,农民

2020-04-27 #小故事

《故事里的中国》说路遥:他写《平凡的世界》是背对文坛面向大众

《故事里的中国》说路遥:他写《平凡的世界》是背对文坛面向大众

平凡的世界,小说,现实主义,人生,李野墨,作家,文坛,中国,京东,故事,弟弟,节目,老师,柳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先生,下子,作者,时候,连播,创作,广播,读者们,面向大众,个人,作品,全三册,出版社,命运,反响

2009-09-05 #故事大全

路遥:原来《平凡的世界》背后创作的故事才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之光

路遥:原来《平凡的世界》背后创作的故事才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之光

平凡的世界,创作,人生,作品,弟弟,作家,灵感,小说,开头,时间,个人,世界,兰州,听众,心情,故事,框架,西安,生命,现实主义,草图,生活,王天乐,王天,教我们,乐在,万事开头难,专家,中国,任务

2018-07-12 #经典故事

摘星记|路遥篇之《平凡的世界》:卑微又艰辛地活着 究竟给谁看

摘星记|路遥篇之《平凡的世界》:卑微又艰辛地活着 究竟给谁看

作品,平凡的世界,人物,读者,情节,孙少安,李向前,小说,孙少平,现实主义,生活,作者,田晓霞,创作,笔者,人生,中国,内容,时候,田福军,田润叶,作家,双水村,感情,文学,经历,问题,发展,早晨从中午开始,电视剧

2020-06-17 #故事会

真的有外星人吗?路遥的小说中孙少平遇到了外星人

真的有外星人吗?路遥的小说中孙少平遇到了外星人

外星人,孙少平,地球人,平凡的世界,小霞,先生,地球,学家,小说,幻觉,态度,星球,眼睛,讯号,有关,有许多,里科,霍金,科研人员,发现了,和发,当代城,原著,亿光,事件,人类,代表,信号,作家,全景式

2012-09-28 #故事阅读

中国科幻最缺的不是想象力

中国科幻最缺的不是想象力

科幻,中国科幻,科幻小说,文艺,科幻电影,想象力,科幻片,创作,中国,故事,作品,文学,类型,逻辑,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科幻文艺,作家群,外星人,幻想,小说,现实,电影,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刘慈欣,70后,80后,中国人,科幻大片

2012-07-30 #长篇故事

脑洞大开的好莱坞大片!外星人变游戏人物入侵地球 宅男拯救地球

脑洞大开的好莱坞大片!外星人变游戏人物入侵地球 宅男拯救地球

小明,外星人,游戏,小开,地球,吃豆人,宅男,主角,小伙伴,小时候,小胖,比赛,拯救地球,游戏高手,经典游戏,一起玩,冠军,关岛,勇士,大战,大军,大金刚,录像,战役,泰姬陵,游戏厅,玩游戏,玩家,生命,美国

2007-08-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这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

妹子,外星人,作者,谈恋爱,人类,思维,剧情,可比性,场面,故事,时间,海马,言情,冲突,另外一个,耽美作者,玛丽苏,得群,内心,作者群,主脑,事实证明,事实,人士,偏向,例子,假人,地球,受害者,基佬

2020-05-09 #故事会